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散发的博客
风中散发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6,538
  • 关注人气:1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语音交互风口 喜马拉雅FM发布智能音箱

(2017-06-21 16:35:49)
分类: 转载精华

[注:联想,真TMD无聊,去跟Alexa。不提供原研技术的企业,都是耍流氓。至少,学习下喜马拉雅,提供些内容。智能硬件时代到来了,中小企业弯道超车的时代来了。可笑的是,很多大企业还在固步自封,自我催眠。这个世界正在飞速变化,不变就只能嗝屁了。]


【财新网】(记者 张而弛)智能音箱已成今夏最热的电子消费类产品。6月20日,继苹果在月初发布智能音箱HomePod之后,网络电台喜马拉雅FM也加入战场,在北京发布了智能音箱“小雅”。该产品是喜马拉雅FM(下称喜马拉雅)与多家企业合作的产物,其中关键的语音技术来自另一家初创企业猎户星空。

  喜马拉雅联席CEO余建军表示,喜马拉雅做音箱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卖硬件挣钱,而是希望以此为示范,优化自己的服务,同时鼓励更多音箱厂商与自己合作,获取更多用户,增加付费内容的收入。“我们希望每一家硬件厂商在用我们内容的时候,能把体验做到极致。”

  智能音箱是美国电商企业亚马逊在2014年11月开创的新品类。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的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系列已卖出1070万台。考虑到这个市场增长快速,谷歌、微软、苹果等科技企业已纷纷推出自己的音箱产品。

  国外的智能音箱由于“语言不通”,基本上还无缘中国市场。在国内,做智能音箱的厂商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互联网企业,比如京东与科大讯飞合资的北京灵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隆),是国内最早做智能音箱的厂商,其第一款产品于2015年8月上线;第二类是硬件厂商,比如联想集团在今年1月的CES上发布了携带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的智能音箱。喜马拉雅则属于第三类,即内容提供商

  与前两类企业不同,成立于2012年的喜马拉雅既没有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也缺少生产硬件的经验,其强项在于丰富的内容和用户使用数据。因此,在打造智能音箱上,喜马拉雅采取了合作策略,其语言技术由2016年成立的初创企业猎户星空提供。猎户星空的主要出资人是猎豹移动CEO傅盛,创始人为前百度首席语音架构师贾磊

  余建军表示,之所以没有选择一家经验丰富的国内语音技术公司,是因为自己希望合作伙伴在不知道这个产品能不能赚钱的情况下还可以“All in”。而猎户星空从2016年9月成立以来,就与喜马拉雅合作,能够帮它快速解决大量问题。

  在硬件生产上,喜马拉雅则在近年做了一些收购,现在由硬件事业部总经理李海波负责。李海波称,喜马拉雅是互联网公司,最在乎的是用户体验和收听的时长,最终的硬件要靠其它厂商来做。“我们做硬件的目的不是卖硬件,而是怎么样让用户把喜马拉雅的收听体验,第一通过场景化去做衍生,第二通过比以前拿出手机更简单的操作方式去衍生,从两端去优化用户这个行为,所以才会打磨这些产品。”

  “在深圳南山区一公里以内,有112家公司想做语音智能。可是当我体验过所有的产品之后,我发现他们都非常痛苦,他们在拼模组、拼方案、拼场景、拼物联网,却没有拼用户和体验因为他不知道市场和用户在哪里,只知道趋势来了,我不赶紧跟上去,我就会摔死。” 李海波称,喜马拉雅愿意与这些厂商合作,让他们把自己的服务做进智能闹钟等各类产品,从而增加喜马拉雅的用户数目和使用时长。

  值得一提的是,喜马拉雅音箱的价格为每台999元,这比灵隆最高端的音箱要贵200元,而灵隆也接入了喜马拉雅的内容。李海波称,“小雅永远不会担心有竞争对手,它就是一个示范。”

  目前,音箱在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品类,有大量现成的用户。而在中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GfK)预计,中国迷你音箱每年的市场规模仅约30亿人民币,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没有用音箱听音乐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自行车
后一篇:老巴与科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