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至今10年来,中国GDP换挡期,企业ROE下滑,跟随经济调整实现真实调整最明显的就是银行。我再强调一点,股票市场不是经济晴雨表,商业银行才是。股票市场价格走势,具有明显的市场无效性,需要一个时间段才能体现出经济的实际变化,而商业银行属于顺周期特别明显的行业,跟随经济调整最为直接。过去十年,在股票估值体系上,调整最为充分的,真实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的,就是银行业。
问题的关键在于,本该调整,还没调整的其他行业,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周期中,逐步兑现利空时,表现会怎样。很多人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杀估值、杀业绩的双杀效应,是不是会出现,这是最该思考的利空问题。银行,杀了十年,属于单杀,杀的就是估值。业绩,银行死皮赖脸的硬扛着,暂时还算是没出现净利润衰退,只是大规模的拨备。拐点,似乎已现,估值单杀旅程应该接近终点。倒霉日子,过了整整十年。真心认为历史上最常青的行业,独自承受这一切?别忘了,最牛的投资王朝都是重仓金融、重仓银行,照样跑的最快,因为,这是个平均数行业。
银行调整完事,不等于其他行业调整结束。一个GDP增速腰斩的十年,怎么可能对各行各业不产生直接影响?估值,怎么可能还简简单单的拿个市盈率扯淡就完事?整个经济的锚定基础行业,经历如此大的调整,边缘行业会什么德行?2027年时,我们回头看这一切,可能才会变得更加清晰。我赶脚,一大批高估值、高成长、高预期股票,会拉稀十年。
这个游戏,最缺德的地方,就是让人很容易把昔日的经验、大环境的普遍性,当成自己的本事。过去十年,一线城市房地产增长速度超越一切股神,未来十年呢?越往后走,高预期越容易衰落,道理非常简单。树,长不到天上去。该摔,一定会摔下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