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公、政府,三部分债务问题,涉及到拐点的就是对公。政府债务,永远没有尽头。个人债务,同对公债务一样,存在周期性,比例过高就要出清。中国的优势在于,个人债务和政府债务还没到周期性调整尽头。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纯属搞笑版滴,美国比中国惨多了,也没见评级正确过。2.5倍债务,也不算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看不清债务数据背后的实质。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其实就是整理对公债务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数据上看对公贷款逾期、不良走势,几乎就等于观察宏观经济拐点。
住户部门猛加杠杆,这是必然滴。美国号称大多数人手里没有400美元存款,这样的国家商业银行还怎么干?存款少的可怜,储蓄率很低,贷款怎么放?操这份闲心,美国的银行活得也挺好,市盈率比中国高多了。按照美国的发展路径看,中国同业金融发展还早呢。存款立行?400美元都没有,还立个毛。
对公贷款处理干净了,基本上就算是拐点确立了。哪家银行,在对公贷款问题上抢先完成风控任务,哪家银行大概率在本轮经济调整中抢先实现不良拐点。政府、个人债务问题,本轮估计是没系统性风险,下一轮有可能是个人债务问题诱发。政府债务问题,不敢说永远不败,几乎也差不多。中美两国,这种级别的经济体,国家债务永远不死。放心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