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零售银行业务崛起,托起中国经济增长新平台,投资与消费达成平衡状态,消化掉08金融危机导致的海外消费锐减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那么,招行股价上涨才刚刚开始。转杠杆,而不是降杠杆,在发生作用。
平安、招行,作为金融系统重要的两家参与者,根本不可能摆脱整个经济系统的桎梏。抱团取暖,也就罢了。实质性摆脱多年来经济调整影响,未来步入良性增长的话,整个金融业都会逐步回升,绝对不可能是这两家企业所谓的差异性可以解释的。
市场信号,看起来特别像是有针对性的两家特殊企业享受高溢价,其实是放屁。金融这个玩意,就像是传染病,你连着我、我连着你。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差异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差别,严重差异根本没戏。监管层,把每个机构都打造成一个造型,想要搞出差异性都困难。
如果,不是抱团取暖,而是对未来经济发展的拐点反应,这个游戏就来劲了。过去7年,从08年刺激政策退出以后,银行、保险,始终都没承受过高估泡沫,一直都在低估、合理区晃悠。经济底部探明,进入所谓的L型增长新平台,金融股的长期估值底部也会探清。
零售,能不能托住底部?有两个问题需要规避,第一、蚂蚁金融之类的业务颠覆者从资产、负债两端侵蚀;第二、宏观经济根本托不住,增长乏力再下台阶,导致不良资产从零售业务涌出。第二条出现,就没办法了,谁都别想跑。
两位数增长,腰斩之后,能不能自然止跌,很快就会知道。市场走势信号,有带头往前冲的,涨过多年来的估值高点,狼也就真来了。这么多年,都在等戴维斯,戴维斯来了,人们已经吓住。戴维斯没来,平安、招行肯定还会被埋进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