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类企业,长期投资收益率的关键指标,其实就是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无论对未来吹嘘的多美好,必须要体现在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上,否则,长期投资效果不会好。一个优秀的金融类企业,在控制风险的大前提下,可以保持较高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就有更好的投资价值。关于这个问题,巴菲特,也曾经有过详细阐述。
中国平安,就是那种长期号称好的不得了的金融类企业,但是,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不佳。我就简单粗暴的用这个指标看中国平安的长期投资价值,通过这个指标模糊的判断低估、高估,也比绝大多数投资者的详细分析好用多了。通过这个指标,我就简单粗暴的认为,60元不便宜,事实证明,平安的长期投资价值也就那样。你随便找个银行股,都是15%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最近一两年,一些银行被甩下来了。
兴业银行,很厉害,就是因为长期的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水平高。我记得,李仁杰就曾专门指出过这一点,也以此指标判断投资者回报。至于,资产的质量、风险,那是另外一回事。在相同的风控水平上,金融类企业加权净资产收益率是非常重要的。2016年,兴业银行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依然超过17%。寥寥无几的商业银行,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12%,可能是大多数商业银行未来可以期待的水平。15%以上,恐怕是越来越难。6.5%的GDP增速,想要大幅度超越,商业银行需要靠非息收入增长。考虑到信用成本释放空间相当大,我估计未来3、5年不需要担心兴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问题。
保险类企业,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投资窗口,是因为加息周期到了。单纯从估值角度看,我并不怎么看好,因为,市场还是太认可保险公司的资产质量、获利能力了。我对自己的判断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大多数人不可能读懂保险业务,全是TMD假设,别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