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管趋势

(2017-04-15 17:52:35)
分类: 投资札记
  监管趋势,就像是周而复始的心理震荡,也存在周期性。一轮金融创新惹出事情,人们又开始揣测监管趋势往回开倒车,重新打回原型,这可能么?一面是社会上天天喊高利贷死人,贷款难;一面是严厉打击利率市场化改革,妄图彻底消灭同业金融和综合金融。脑子稍微正常一点儿的都知道,中国的路子向来是摸着石头过河,脚底下踩到石头了,扔了就是,回过头还得继续过河。改革,始终都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怎么可能往回开倒车?
  银行不改革,哪有今时今日多层次结构形成?从丰富中国金融生态系统的角度看,监管最终目的,还是要风险可控大前提下,实现多层次金融系统结构,而不是转身往回走,全变成遍地网点的累存贷旧模式。无论你是不是喜欢共享单车,上海、北京、深圳,也是满地了。这个社会,始终都在前进着。
  大趋势,必然是利率市场化、综合金融,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能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经营效率的全上,而不是倒退。对于银行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改革。创新,必然会有风险。不创新,风险会更大。
  个金业务,迟早会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颠覆。
  刷脸不行就虹膜,总是有方法确定个人身份。电子货币,总是要慢慢取代纸钞的。网点遍地,大搞个人业务的实际需要,必定大幅度降低。利率市场化,能阻挡么?大银行不敢贷款,小银行找不到钱贷款,这问题不解决,GDP怎么持续增长?归根结底,增长的内在压力,会逼迫各系统进化,压力来自中央
  创新过度,是指美国那种金融产品创新过度,而不在技术突破。
  智能网点、互联网、支付、人工智能,电子货币,这些技术上的根本性突破,要比金融产品创新突破更重要。通过加大杠杆力度,反复套利赚钱,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有些小银行,客户资源不行,不是利用同业平台做贷款,而是利用同业平台做风险套利,这才导致监管层警觉。
  支持实体经济的信贷业务,哪怕就是给房地产公司放贷款,现在也成赢家了。更何况,给政府平台放贷款,早就被卖地钱降低风险了。要讲风险,最高的就是房贷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所谓“低风险”贷款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贫道早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