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笛卡尔僵局

(2016-12-06 11:53:46)
分类: 投资札记
  笛卡尔认为,人类的心智和身体是分离的二元。人类是存在灵魂的,因此,基于灵魂和上帝的存在,笛卡尔建立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辨体系。这种二元论世界观,给后人研究意识带来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笛卡尔僵局。 
  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灵魂在松果腺。在很多宗教里,都可以看到对眉心后面脑的中间部位幻想出一个灵魂和觉识的存在。笛卡尔,也坚定的认为松果腺是决定人类意识的关键,通过松果腺内的意识,人类实现了身心交互。所以,笛卡尔的世界观实际上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二元论、二元之间的交互关系。二元交互关系,也就是身心之间的交互关系,就变成笛卡尔僵局
  面对笛卡尔僵局,发展出来几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心物理论,认为笛卡尔所谓的二元论是错误的,实际就是一元。这一元,是有一种存在叫做心物。心物构成了世界和人的心灵,这是承袭自唯心主义哲学观的一种解释。
  第二种、自动机,认为笛卡尔的所谓的二元论是错误的,实际就是一元。这一元,是纯粹的物质。人体,就像是一种自动机,对外界产生反馈,或者叫做意识自动机理论。赫胥黎认为,意识就像是火车的汽笛,是人体自动机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附属品,是副现象。
  关于身心关系的争论,根本在于意识是否具有因果力,也就是说人类是否存在因为意识的存在而导致的因果关系,影响了客观世界。身心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因果关系。由于,意识是无法观测的,就变成极为困难的事情。意识,要是能被轻易观测和实验,人类早就彻底攻克认知科学了。
  接下来,行为主义出现,认为研究意识没意义,还不如研究行为。行为,会体现出意识。这是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包括后面出现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其实都是基于实证主义精神,从行为层面对意识进行研究。
  现代认知科学中,依然非常流行行为主义的意识解释,认为所有的意识都是一种行为。比如说,我想去做一件事,其实就是一个行为。我思考一件事,其实,就是我跟我自己在对话。所有的意识发起的过程,都最终转化成一种行为。那么,基于这种行为的研究,就等于对自动机理论进行延伸,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
  现代认知科学中,还流行另外一种意识解释,那就是错觉论。人们经常会用看到月亮在地平线升起看起来更大来比喻,人类的意识,其实就是一种心理错觉。月亮自始至终都是一样大,但是,人类的心理形成的意识,会认为月亮不一样大,这本就是一种生理错觉。
  纯粹的唯心论,早就被科学扫进垃圾堆了。关于意识的因果律关系,成为意识的最高机密。笛卡尔对于意识存在于松果腺的判断,是一个可以被理解的谬误。动物也有松果腺,其功能是调节光反应,以及,分泌褪黑素促进睡眠,这个玩意史大嘴应该很熟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瞬间移动
后一篇:身心关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