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达,导致信息量爆发,如何才能在互联网世界甄别信息的质量呢?我可以给出一个简单方法。
你看一个人的文章,无论此人知名度多高,就看三点:观点、逻辑、数据。
观点,谁都有,即使正确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确的观点跟错误的观点一样多,正确和错误,落实到个人身上,有时候就是概率。你比如说,牛顿和爱因斯坦对于天体物理的理解是存在结果相同、观点相同的区域的,但是,相对论就不是牛顿能解释的。因此,一定要看逻辑。
提到逻辑,有很多人是有逻辑阐述的,并非仅仅是表达观点。逻辑看似严密,但是,往往仅仅是推演,上升不到科学的高度。观点背后存在逻辑,逻辑看似正确也没什么大意义,必须要出现实证,要有数据。数据,是检验逻辑和理论是否能够解释现实的有力武器。
例如,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30年代的,我就不点名了,非常强调创新在于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和重要性,根本原因是用旧的索洛统计方式计算GDP沿袭下来的思维习惯。国际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早就将GDP统计方法改良,剔除掉索洛的错误,而这帮老一辈可能没跟上计量经济学的新潮流,忽视了劳动分工的数理统计支持,结果,笑掉大牙了。但是,新一代经济学家,确实有水平的,对计量经济学有认识的,根本不应该犯这个错误,数据明摆着在支持不同的逻辑。老了就是不行了,不服老能行么?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么?要求的基础也不一样了。
观点、逻辑、数据,非常严密的,无论在什么领域,那都是高手了。不过,故作高手装,拿出一些观点和简单逻辑,这是信息爆炸时代的常态。不过呢,看着玩欢乐一下倒是没什么,真当真就可笑了。
到数据这个层次,能做到的人就非常少了。数据控,是非常可怕的,那种脑子本身就不是一样的结构。你还别不服,简单的算术,是芒格那种人掌握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