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要想飞跃,不可能不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印度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就深藏在《打通消费》一文中。
生产力的发展,一定是跟市场和消费匹配的。生产,是因。消费,是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持续不断的飞速前进,就会带来人均消费的持续不断飞速前进,这种良性循环会带动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繁荣物质文化生活。
中国,之所以能够飞速增长,靠的不是靠近港口弄几个开发区、工业园区搞加工组装,也不是造几个基础设施完备的科技园区搞IT、生物制药,而是,遍布全国开花的巨大经济增长能力,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加速跑。要想达到可持续增长,消费通道就要打开,需要物流、需要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你也需要把商品运到。
印度的一大瓶颈,就是缺少一个城镇化过程,老百姓不像中国三四线城市大多数民众有能力购房。第二个瓶颈,就是缺少一个完备的基础设施构建过程。铁路、公路、桥梁、港口,这些拆迁、建设都是巨大问题。因此,看起来还不错的印度经济增长数据中隐含的一个秘密,就是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体现在一部分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的产值高,但是,覆盖的人口少,这就导致看起来平均数在增长,但实际受益人口少,缺少一个生产力面向全国辐射的过程。打通瓶颈,就要学中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建设出十几亿人口需要的基础设施,我想这是没可能的。
小地方就不会那么痛苦,需要修的设施相对少,弄几个新竹工业园就牛逼了。大国,就会很麻烦,就必须要不停的建、建、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