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委外资金流向私募:将庞大资金委托进行投资

(2016-05-09 09:18:52)
分类: 转载精华

[注:在中国,有两股资金最具有引导力量。第一股:银行理财,这是一部分有钱人的资金;第二股:企业资金,投资无门时涌向何处必然泡沫。M1大涨,说明很多企业手头活期存款大涨,此时需要引爆市场的火苗。银行理财对接大型私募大概成本8个点,这对于银行来说是门生意,对于私募来说是个成本。现在,银行主动上门,议价能力降低,有可能会刺激一批私募揽资金,则市场必须有突破口。国内几个大私募常年跟银行合作发行产品,带头这几个不以价值投资为理念的机构估计不会放过资金成本降低的机遇。]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潜伏”券商资管、基金公司和其子公司专户后,银行委外资金开始寻找下一站——私募机构。多家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不少银行屡屡登门造访,意在加强与私募的合作,将庞大的资金委托其进行投资。“最近,接连多家银行来到公司考察,实地进行资料核查和团队调查。”深圳一家私募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自年初开始,公司来自银行委外的资金已增加不少,近期更是增长迅猛。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寻求与私募合作的银行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到地方城商行,无一缺位。资产荒还在持续,同时信用风险加速暴露导致投向债市的资金有所收缩,但银行理财类资金不减,巨量的资金找不到投向,委外便成为趋势。对于银行来说,在理财端吸金容易,而投资端受限于原来的非标投资缩量以及债市投资到了相对饱和且风险临界处,银行自身投资优势不再,吸收进来的资金需要寻找出口,而优质的私募就成了资金的重要去向之一。

  “此前,像商业银行、保险这些手握大资金的机构很少会与私募合作。随着私募的发展和成熟,这些核心机构也开始甄别具有投资能力的私募并将资金委托其管理。对于私募行业来说,这一方面有利于行业规模的壮大,同时也会推动私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投研能力,做好产品管理,为投资人创造收益。”深圳智诚海威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伟强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