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经济调整,银行业不参战,肯定是过不了关的。美国的金融业增加值大概占据GDP8%,中国金融业也差不多了,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必须要提升对实体经济转型的资源支持,不解决过不了关。现实是,金融业的总资产规模,都集中在银行系统,所以,银行不动手参战,中国人想要崛起的希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16年,银行系统,要试点投贷联动,这是个很重要的改革。涉险逆行,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个挑战。
事实上,正如史大嘴所说,中国银行业的综合金融已经开始了,只不过管理层没有公开承认罢了。部分银行,已经抢先搞了综合金融。我可以透露下,某城商行资管公司,就是星爷股东。入市买股票,这个事情,不是什么新鲜事。我还真想看看哪个空头能空得动银行系统的资金,不回购股份,就干脆用资管去买股份了,这是很大的事。
投贷联动,实际上就是银行跟试点城市开发区政府搞联手,托住信贷的底,作为股东,还要注资中小企业搞股权投资。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10个,有1个成功上市就足够了。银行、政府下手,各项数据政府都有,税收怎么样,营业怎么样,都门清。再加上,银行算是半政府、半企业性质,对投资标的稍微尽尽心,这一桶水泼下去,成功概率再低,也至少能蒙准几个。至于上市,那太好说了,都是政府控制的事情,绿灯一开,退出就不是问题了。
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这些年这么火爆,为什么还要银行搞投贷联动呢?来不及了,太慢了,资金实力不行。银行,从传统的放贷生意角度看,可待挖掘的空间不足了。不涉足综合金融,搞搞投行业务,指望中国的基金、券商,发展速度太慢了,经济活力不够,这是银监会放手的原因。没有大领导点头,银行是吃不到这块儿肥肉的。看到去年那么多券商大老板进去、自尽,除了银行,也没别人能上了。
既然,银行搞投贷联动,招商系、兴业系、民生系、浦发系,这些资本市场新贵要出来,那就必须要从过剩产能撤出资金,退市制度要健全,否则,上来也是白费,不利于资本增值。这个利益,估计地方政府也是要分杯羹的。通过这种方法,理论上讲,至少会推动大量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蒙上一个BAT,就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