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净利增速目标最低降至负8%
(2016-01-22 12:20:08)| 分类: 转载精华 |
【注:全行业零增长,四大行降低10%,也是利好,估值还是5、6倍市盈率。银行都利润增速下滑,好行业能有几个?我要求不高,兴业零增长,达到行业平均,我就烧高香。净资产照样涨,股价跌不动。吓唬鬼可以,吓老油条是没用的。】
来源:财新网
这一目标跟市场预期基本吻合。一家对冲基金高级副总裁对财新记者指出,预期2016年大行净利负增长5%到10%,整个银行业净利增速为0。
在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脱媒加速、资产质量下行等多重挤压下,银行业的好日子早一去不复返。财新记者从接近银监会高层人士处了解到,银监会曾估算,2015年商业银行全年利润约1.6万亿元,同比增速降至0.5%。
财新记者独家了解到,仅在2015年前10个月,多家银行就出现了利润负增长的情况,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以及几乎全部外资行。一般而言,银行业会在年底增加计提拨备和核销的力度,利润增幅还会进一步下降。
一位位于上海的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一般四大行的目标差不多”,今年大行的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息差进一步收窄,而信贷成本不降,银行两头受挤。
此前平安银行高层曾测算,不对称降息对银行利润的影响能有10个百分点。而在2015年央行下调了5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存贷款利差已收窄至2.85个百分点。“可以说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前述接近监管高层人士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3.2万亿的地方债务置换,虽然在短期内降低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增加流动性及财政存款,但实际上也吞噬了大量的银行利润。一般而言,平台贷款的利率在10%左右,而置换债的利率在3-4%。一位东部发达地区银监局局长曾告诉财新记者,地方债的置换并不真正消化了资产,化解了债务风险,只是做了一个资产左手倒右手的会计游戏,风险隐患只会越来越大。
不良贷款的迅速增加,银行拨备计提和核销力度的加大,也影响银行利润。据财新记者此前获得的权威数据,今年1月-8月,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核销不良贷款2404亿元,同比多核销853亿元。
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已从2014年初的273.66%逐季度降至190.79%。其中,工行和中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58%、154%,已逼近150%的监管红线。随着银行业利润下滑,拨备覆盖率的下行空间还将进一步缩窄。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不良增长还将持续至少1-2年。“今年(拨备)尚可覆盖(不良),明后年怎么办?”一位大行公司部高层坦承,这的确是个问题。
银行规模扩张、同质化竞争之路难以为继,据财新记者了解,监管高层在2016年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摆脱“速度情结”,认真研究探索发展路径和模式问题。
“随着经济粗放式增长的结束,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阶段也已经结束,新的历史转折点已然到来。”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目前商业银行的主要矛盾日益表现为客户不断升级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与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组织能力之间的矛盾。银行应真正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变革为支撑,以组织重塑为保障,激发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