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金融风暴,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学习过程。巴菲特对伯南克的评价很高,因为,伯南克确实是厉害,对如何对付通货紧缩的研究很到位,出手够理性,带领美国,甚至带领全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大萧条阴影。这要感谢大萧条给人类经济学发展带来的深度思考,否则,也没可能摆脱08金融风暴的系统性打击,那是整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进入集体通缩,其威胁非常大。那么,中国在这个事情里面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四万亿投资,是最大败笔,关键在于力度太大。其他国家出台刺激规模都是GDP比重5%以下,中国来了个15%,这个决定是如何下的?这个问题,导致后面一系列问题爆发,到目前为止都没彻底消除。理性的投资者,要理性的看待问题,不能回避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财政刺激政策出来时,一下子涌出来太多底牌,彻底打疯了,结果是把问题留在后面解决。
四万亿投资出来之后,M2增速迅速的从15%爆发到30%,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占款涌入占有一部分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财政刺激政策推出太猛,国务院要为此承担责任,这种爆发式信贷增长的结果就是后面的恶性通胀。为什么,盛松成每次解读央行数据都要强调M2增速维持合理范围?那是因为这个数据对于量化中国经济增长货币需求总量,控制通货膨胀率很关键。央行货币政策管理的着眼点是盯住通货膨胀率,既不能高,也不能低,让货币增长维持在合理范围。保持适度的通胀率,让人民币购买力维持在合理范围,让居民收入和资产增值能够覆盖通货膨胀率。但是,四万亿投资这种行政政策性指派发放之后,迅速爆发了M2,银行在政府的引导下大量注入资金,给后来的通胀爆发带来隐患。结果,就是12年之后,连绵不断的去通胀过程,整个资本市场也在短暂的09年反弹后进入熊市。
两万亿,可能就不会是今天这个结果。为什么是四万亿,而不是两万亿?这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最大的反思。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对的,错的是实施力度。外国投资进来跟随中国刺激政策爆发赚到钱撤了,缓解了西方经济滞涨的紧缩,中国自己留下了通货膨胀。这里面,有外部原因,但是,内部决策失误是主导。这事,不能怪李总,要怪只能怪影帝。这个事情是起源,导致后面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压力都很大。时至今日,基本上问题稳住了。中国经济增长也下台阶了,这算是个好事。再搞大规模刺激政策,恐怕就真得挂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