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绝不会气馁。这是电影《爆裂鼓手》中,导师弗莱彻对学生安德烈的教诲。天才和导师之间的互虐,是电影一大看点。导师,必须要制造空前的压力,才有可能塑造出一个天才。塑造一个有潜质可能成才的学生,对导师来说,就是一场虐恋。
想成为一个顶尖爵士乐鼓手,这是个梦想,但是,谈不上多么伟大。不过,天才的爵士乐鼓手,绝对不会这么看。真正的天才,都是跟自己决战,不断超越,永不气馁。并不是说,鼓手这个职业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鼓手这个职业对于天才鼓手就是生命里的最爱。
弗莱彻,用两个鼓手刺激安德烈,在争夺核心的竞赛里,安德烈内在的潜力完全爆发了。这部电影,特别精彩。关键就在于配角演的出神入化,如何设计折磨学生,让天才最后展现。其实,导师自己并不清楚安德烈是不是能成为天才,但是,必须要虐才知道结果。天才,都是从抑郁中走出来。问题是,绝大多数非天才都没能力从抑郁中走出。更有大批连天才的边都没摸到,从没感受到抑郁。
《爆裂鼓手》、《皇家特工》,讲的都是一码事,都是一个天才少年怎么脱颖而出的故事。前者,表现的更激烈。后者,表现的更幽默含蓄。本质上,这两个电影,要传递的都是一个声音:如何挖掘潜质,成为真正的天才。
炒股票,其实就跟爵士乐鼓手和特工一样,不过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个职业。有的人,本不适合这个行当,耗费大量精力心血,其实是错失了自己成为爵士乐鼓手、特工的天分。有的人,天生就适合这个行业,但是,未必见得是在舞台上激情四射的那个鼓手,不万众瞩目,但是,会沉浸在喜悦。
真正的天才,都是沉醉在生活里,而不是工作中。巴菲特,就是天生做股票投资的天才。格林厄姆,是发现天才的导师。天才和天才导师,这个组合,才诞生股神奇迹。这个想要复制,是很难的。这种教科书式案例,不足以在现实中重现,属于电影、电视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