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最大的成本来自于土地出让金、税费、信贷成本。这只是从表象上看房地产价格构成。真正支撑房价的两大支柱是人均收入水平、供需关系。
89年帝都房价是人均月收入十倍,15年帝都房价还是人均月收入十倍,房价收入比没变,其实,一直都是非常贵。这种情况,会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为什么,中国人房价收入比达到30倍,而日本人8、9倍?这些问题,背后对应的都是两个关键因素:人均收入水平、供需关系。
养套杀,是政府割羊毛的顺序。还没到杀的阶段,全是养套。89年至今,帝都还是处于养套阶段,可能未来十年还是养套阶段,一旦进入杀,你就会后悔融资买那几套房产。我认识的北京白领,绝大多数,都是工作十几年养套几处房产,且大多数都在集中资金供养学区房。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一种投资行为趋同后的泡沫。问题在于,这个泡沫什么时候会破掉。
人均收入水平高,不是房价高的决定性因素。日本人均收入水平高过帝都,可房价已经基本跟帝都持平。供需关系,是决定房价的核心因素。一直以来,帝都人口流入压力巨大,供不应求,且政府限制土地供应,这才是房价收入比持续维持高位的原因。这种可持续性背后的核心支撑,又回到持续增长的人均收入水平。这两个变量,是相互支撑的。
那么,30-10倍房价收入比的泡沫破裂是什么原因推动的呢?我认为,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导致的。一旦,中国社会因信贷驱动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货币爆发推动资产增长模式逆转,需要回归资产未来现金流贴现估价时,房价收入比这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就要开始收缩了。再去看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你就会立刻明白,一二线市场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目前,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转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信用膨胀出来的货币,开始从三四线城市退守到一二线城市,各大房地产开发商开始从三四线城市撤离,龟缩在一二线城市,因为,地产大佬很清楚游资炒作房价的逻辑。北上广深的房价支持,并不来自于北上广深的常住人口可持续现金流支持力,只是来自于未来潜在的可支撑能力,这是北上广深的地产估值高的根本原因,是成长股预期。三四线城市,已经沦为价值股。
丰胸老家辽宁丹东,老城区房价5000,新城区房价2、3千。按照帝都的房价收入比,人均收入水平才2-500百,这可能么?实际上,这个城市房价根本不贵,只不过,房地产供需关系早就逆转为供大于求,且人口增长压力大,才造成房价收入比远低于帝都。而且,未来房价走势不可能好了,已经进入典型的房价逆转周期。因为,支撑房价增长的两大核心因素全都不乐观:人均收入水平低,供大于求。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膨胀货币速度放缓,资金都退守一二线城市吹泡泡,这地方房地产泡沫已经永远无缘了。我代表丹东人民感谢政府,李总最善于打压房地产泡沫,打的辽宁房价稀碎。我可以很确定的讲,李总有实力把全国房价按下去,请放心。
老家发小融资买N套房的,现在全成脱光毛等着政府征缴房产税的活剥全羊。除了杀,已经无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