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这个词,源头在哪里来的不清楚。这个词,频频出现于媒体对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描述中,导致产生很大的误区。判断央行货币政策是否真的放水,并不是从M2增长速度来评估,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理解的。
在我国现阶段,居民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政府资产主要集中在土地和国有控股企业股权,银行抵押物以房产、土地为主的发展阶段里,因固定资产建设膨胀货币的模式导致M2增速很快。M2增速快伴随GDP高速增长,创新类企业、文化、休闲、娱乐,这些第三产业占据GDP比重逐步提升,会慢慢改变M2增速快的现状。M2从快速爆发到增速放缓,体现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GDP比重从固定资产建设拉动逐步转型到三产带动。M2高速膨胀,并不等同于放水。放水的关键,要看通货膨胀率。通胀高企,央行需要加息、加准收拢货币,这时候说明水大。通胀率不行,不存在放水,但M2增长不一定很低,例如当下,当下有通缩迹象,M2增长速度依然两位数。
四万亿投资过后,中国进入一个通胀加剧期,之后,央行就是一路从紧的货币政策,启动漫长的供给端改革。时至今日,已经有紧缩过度嫌疑,开始逐步放松。因利率已经降至低位,央行彻底放开利率市场化,这个时机找的非常好,这个时机来自11年后几年紧缩的结果。我认为,过去四年中国货币政策就没放过水,否则,股票市场不会这个熊样。
上半年,股市不是很牛吗?上半年,那不叫全面牛市,那是全面杠杆赌博市。全面牛市来的时候,就知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