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量概念

(2015-11-13 10:23:50)
分类: 投资札记
  做投资的很关注增量概念,比如说经济增长水平,企业利润增长,这种一致性趋同,恰恰是大多数人的缺陷,而往往存量才是决定价值的关键。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看经济和企业,其内在的本质是完全相同。
  我们看一个企业,例如IBM,不到10倍市盈率,每年都在赚钱,且派息稳定。有人认为,IBM在新领域没有扩展能力,这样不好,但是,巴菲特不会这么看,他会鼓励IBM把新领域投资资产抛售换现金派发给股东。股东,会用更多的派现来收购股份,或者,企业自行回购股份。
  你一个企业做再多的项目,没有很好的资本回报,还不如把相关资产卖给更善于做这个业务的企业,比如,把PC业务卖给联想,换来的钱,就是回购股份提高股东回报。从企业的角度看,IBM市值和资产规模减小了,但是,从股东回报和业务集中度看,IBM在不断提高。IBM,总是有自己最擅长的为世界500强提供服务的主要核心业务,这些业务稳定回报就可以了,无所谓增长速度,只要守住自己的利润核心,维持稳定,则极低的股价,很好的派息,就会给股东带来可观回报
  从银行看,银行在实体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无力提升资产规模,选择的往往是对弱势企业抽贷,再把资金配置给优势朝阳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贷款的总规模可能增长缓慢,甚至不增长,而资产质量在逐步向好。期间,很自然会遭遇到一批企业资产不良,银行利润被拨备吞噬,但是,正是因为这个过程,才导致经济结构调整,汰弱留强。在整个过程中,银行不选择扩张,利润不增长,不等于不创造利润,净资产不提升,股东不获得回报,其内在价值是在稳步提升的除非,银行极度激进,大量扩张导致呆坏账飙升,那就完了
  当微观经济体,都在选择降低投资强度,维持利润,放弃增长,保住核心产业,控制存量资产质量时,整个宏观经济体就会表现出增长缓慢,结构调整的大势,此时,整个经济体增长不乐观,但是,存量依然在扩张。
  M1出现大幅提升的原因,来自于企业和个人存款结构调整,从定期转移到活期。中国经济增长7%,总是有一批企业是保持每年稳定获利的,原本这些利润会用来再投入生产,或者,买入银行理财、存定期。现在呢,这批资金开始从投资端退出,无从投资。个人,虽然工资性收入不增长,但是,消费过后还有盈余,也是无从投资。降息导致大批资金对银行存款、理财收益率不满意,存款结构松动,出现活期化倾向。此时,M1增速超过M2增速,特别重要的是企业的投资倾向发生变化,一批实业资本退出常规实业投资领域,放弃银行理财,准备寻找新的投资渠道。这就是当下的情况。
  实业资本是首先抄底金融市场动力最强的一批,这批资金会抢先于个人资金迅速填满金融市场高收益产品。理财、信托、债券,这些都没油水,就会提升风险偏好大举杀入股票市场
  中国每年GDP10万亿美金,个人和企业年收益留存部分巨大,经济增长乏力,但存量增长,岂能坐看资本市场估值低迷?经济越不好,钱越多,估值洼地越容易提升。看到银行信贷萎缩,我很开心,风要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