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坏账,从构成结构看,大概分成三大类:贸易流通、过剩产能、房地产。
政府融资,这部分信贷,因国家信用托底展期,而逐步消弭。银行信贷,剩下三大来源,成为最主要威胁。到目前为止,第一阶段,贸易流通类贷款暴露基本结束了,正进行第二阶段不良资产暴露。
过剩产能,这部分信贷不良暴露,其实跟第三阶段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房地产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房地产市场产销趋势平稳,地产相关行业筑底成功,则过剩产能不良信贷出清进程也会加快。
原则上讲,越是大规模做政府信贷的银行,风险越低,越是存有大量房地产相关贷款的商业银行,风险越高。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还是集中在房价涨跌,如果,房价出现大幅滑坡,有些商业银行很可能扛不住,资产不良会大规模爆发。
我之所以选择兴业的主要原因,就是越往后,兴业的不良压力越低。从制造业相关贷款看,兴业涉足的过剩产能行业相对比例很低,这得益于赤道银行这个硬性指标。房地产这块,目前看似安全,实则最怕出现房价大幅下滑,而兴业房贷比例低,无需过度担心。所以,对兴业银行不良冲击最大的是第一阶段,第二、第三阶段相对影响比同行低,这是兴业的业务特点造成的。
大家都认为招行风险低,这是在假设全国房价不会出现大规模下滑的前提。如果,出现意外性大滑坡,最好的银行就是尽量少做房贷的银行。
三季报,兴业关注类贷款走向出现见好,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现象。要感谢,就感谢兴业对赤道银行这个标准的坚守吧,很快就会看到过剩产能出清带来的不良资产飙升,相信跟兴业关系不大。
房地产,从一线城市走势看,没什么可能出现房价大规模崩盘。二三四线城市长期萎靡调整,恐怕在所难免。央行压住利率,相信房产价格大崩盘的可能性很低,因此,眼下大概率就是银行最快速爆发不良的阶段。明后两年,才是考验银行风控的关键时期,好银行逐步收敛,差的濒临破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