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联储此时加息最坏情况:重蹈1937年大衰退的覆辙

(2015-08-23 16:48:59)
标签:

股票

分类: 转载精华

【注: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也是怕美国真加息变得太被动。在美国想加没加的节骨眼上,给领导添添堵,这是正确的。如果,美国真的加息,在目前世界经济大趋势下,没有出现一个非常强大的科技革命时代引领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后果肯定是美国自己先进入衰退,毁掉这么多年量化宽松的经济成果。现在,美国是最麻烦的,因为,超级发达国家的创新成功,发展中国家可以抄袭提高自身劳动生产率,调整产业机构。发达国家,没有自身科技创新引领劳动生产率提高,债务问题只能越来越大,积重难返,最后结局是必然衰退。所以,美国比中国难过,美国体量17万亿美金,自己不产业革命,指望长期靠小兄弟内需改善拉动,那不成了跟班了吗?事实上,这轮美国经济复苏底气不足,缺少互联网时代那种爆发式增长拉动力。一定要培育出强大的新型产业,才有足够力量进入长期加息周期,否则,不光美国遭罪,全世界都跟着受苦,特别是借了大量美元债务的小国,如何还钱?即使美国,加息既要面对大量国债价格提升问题,怎么借新还旧?拿什么还钱?所以,这个加息,就好像是性能力,都吹自己强大,真上很快就完蛋了。别吹了,老实的继续量化宽松,等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基本完成,有人接班拉动经济增长时,再去加息吧。哥两好,咱不闹。】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全球市场一切看起来都不那么美好:中国经济放缓、诸多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货币战硝烟弥漫。然而即便如此,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呼声无论在联储内部还是市场都不乏支持者。如果美联储真的加息,那么最坏的情况会是如何?

Businessinsider的Mike Bird认为,美联储此时加息将成为美国金融史上最大败笔,市场或重蹈1937年覆辙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政策走向,颇似1937年时的状况和走向。美国经济于1932年触底后,开始强劲反弹。1933年,经济复苏步伐减缓,1934年再次出现强劲复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1935和1936年,美国的经济增长仍尽头十足,提振就业增加,失业率下滑一半。到了1937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和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已经恢复到昔日的健康状态,并且开始担忧财政和货币刺激过于宽松。他们认为,刺激举措将会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同时还会成为通货膨胀的导火线。更为主要的是,不管是罗斯福,还是美联储,都强烈希望美国的经济,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都能恢复正常。

1937年初,罗斯福下令进行大规模联邦支出削减。同时,政府大幅上调税收。数据显示,1937年,美国联邦税收增至54亿美元,1938年增至67亿美元,1936年仅为39亿美元,增幅为72%。美联储则“不合时宜”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美国国债和黄金的政策调整,大衰退最终到来。

美联储此时加息最坏情况:重蹈1937年大衰退的覆辙
衰退从1937年5月开始,到1938年6月结束。1938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下滑3.4%,失业率飙升至12.5%,1937年为9.2%。失业率直线飙升,道琼斯工业指数则在同期出现腰斩,跌幅达到49%。
美联储此时加息最坏情况:重蹈1937年大衰退的覆辙
美联储此时加息最坏情况:重蹈1937年大衰退的覆辙


1937年的衰退对经济历史而言有巨大的影响力。米尔顿·弗里德曼据此认为,货币政策在央行把控之中是造成经济衰退的普遍原因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有许多相似点。如今,在经融危机多年之后,美联储也正在试图回归货币政策正常化。然而2011年欧洲央行加息之后的欧元区衰退已经证明,在复苏不完全的情况下,经济很容易重回弱势。即便是数据更为强劲的英国央行,在加息的问题上也倾向于十分谨慎

事实上,有许多明显的理由支持市场不希望看到美联储加息:

首先,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情况依然十分疲软,不太可能为全球需求带来更多的支撑。一旦美国需求因为加息而放缓,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甚至有扩大宽松的可能。

其次,美联储加息从中期来看,意味着美元将更为强势。对于那些美元债务较高的国家而言,这将导致负债成本更为高昂。一旦无力支撑将导致经济危机的传导。耶伦自然不需要考虑印尼是不是会因为无力还债而崩溃。但是在全球化和美元是储备货币的背景之下,美国的问题不会仅限于美国。

而从美国情况来看,虽然复苏状况不错,但是距离“足够好”还是相距甚远。即便薪资水平在回升,和危机前的水平相比还是相形见绌。评判经济增长的工具之一,Divisia货币增长在美国也无明显的起色。


美联储此时加息最坏情况:重蹈1937年大衰退的覆辙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下通胀毫无踪迹。油价的暴跌已经令全球许多主要经济体陷入了通缩的境地。在通胀有抬头的迹象之前,美联储过早的扣动扳机显然存在风险

Mike Bird最后表示,如果美联储最终迈出了加息这一步,并且最终造成了金融市场的溃败,那么只能说美联储忽视了前车之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