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只是山
(2015-08-12 21:01:46)
今天晚上,过去N年都成功的一批通过海外融资套利境内人民币资产的大玩家很难入睡。在这个时点上,牛逼鸟变傻逼鸟,有突发清零的危险,多年积累完全有可能灰飞烟灭。
投资跟宗教一样有三重境界,最难的就是第三重: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
可能,投机者采用某种策略横行数年,资产N次嘉玲,唯独一次小概率突发事件就彻底打回原形,这类投机者都是典型的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要以为赚钱赚到超多,策略很有效,就自以为功夫高。可怕的并不是有效的时段,而是,仅有的无效时段。杠杆、资产错配,这些金融业常见的玩完选项,每次都变着花样的弄死投机者。所以,第一重境界的玩家,永远都跑不完马拉松,因为,中间会离场。
现实生活中,资本市场的玩家,绝大多数都属于第一重,无论职业、业余。这里面,有阶段性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往往,阶段性成功的投机者,会自我感觉良好。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那一刻出现时,才知道到底水平有多高。
比较纯粹的价值投资者,大多都属于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有人问我,不关心各种垃圾信息,就是拿着银行股行不行?我说,肯定行。投资者,能做到不闻不问,对山水表象毫无反应,彻底隔绝市场反身性影响,那就是第二重境界。只要能到达这个境界,股票背后的本质:企业股权,就会长期形成作用,这就回归了股票本身的内在本质,符合了客观规律,就很容易成功。
一般情况下,职业投资者,特别是基金经理,没有很执着的个性,是不可能抗拒外界影响的。国内,有本事做到这个程度的基金经理屈指可数。其实,这个游戏很简单,做好自己,爱咋咋地。这本质上不是智商问题,也不是技术水平问题,是人性品质问题。这个程度达不到,长期投资复合增长率不可能很高。换句话说,舌底绽花,也很难超越无为而治。
第三重:看山只是山,是在第二重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这有点儿像是道士下山这部电影,在山上学了再多的道法,还是要下山历练的。历练过后,什么都经历了,再上山就完全不一样了。经过几十年修行,对金融市场各种把戏都看的很明白,还能坚持做正确的事,慢即是快,那是更难。
很多时候,做一个优秀的理性的投资者是很难的。最难的莫过于,你具有鹰一样的眼睛,能够准确预测市场,而又不为所动,不为自己的判断误导行为,这是极难的。相对于那些用一次次预测精准引导自身行为的投机者来说,看山只是山,是永远都无法理解的。
第二重,会认为第三重沉溺于表象。而第三重,会理解第二重没有明白下山的重要性。
不以成败论英雄,是很重要的思维。当真比起投机来,不见得下山的这帮道士不如你等。所差的,无外乎就是对罩门的防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