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

(2015-07-26 10:15:42)
标签:

股票

分类: 转载精华
    李稻葵一文,对于股市暴跌的理解,我认为还是比较公允的。对于这次暴跌,最该反思的就是证监会。证监会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救灾期间的表现,而在于股灾发生之前的一系列政策监管问题
    场内、场外,这两个区域之间的重要区别要搞清楚。我认为,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从整体上看依然属于国民经济从属地位,从来就没形成足够撼动宏观经济的地位。从金融业发展改革的角度看,有两个方向可以迅速膨胀资本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力,也正因为这两个方向至今未曾全力放开导致中国股市发展规模尚有限。
    第一个方向:全方位放开所有持有牌照的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降低投资者融资融券业务门槛。这块儿,从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发展看,中国现阶段尚存在很大空间。我有一个证券账户设立券商至今都未曾开立融资融券业务,该券商控股股东还是国有企业,伴随总规模达到万亿以上的场外配资市场来说,证监会就像有精神分裂。我相信,这是一批以所谓的金融改革创新为噱头忽悠政策监管层的既得利益者导致的狗血局面。还有一批有实力的业内合法券商没有全面开展场内融资融券业务,搞毛场外融资?场外配资形成规模威胁到全局之后,各媒体才披露实情,导致投资者惨重损失,这是新闻管制、利益群体捆绑问题,这是宣传口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凸显出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监管存在重大问题,亟待解决。而证监部门的专业能力,同银监相比,完全不是一个层级,亟待提高。
    第二个方向:全面放开银行混业经营,让中国最具客户拓展能力的金融网络直接消化庞大投资者人群,彻底绞杀场外配资客户群,提供更加低成本、低风险的证券融资服务,让银行强大的风控体系控制十三亿人口庞大资本投资市场。相对于银行业的风控和投入能力,证券行业实在太初级,并且,融资源头在银行理财和信贷,从源头放开金融市场业务,让银行从事证券经纪、投融资业务,会大大降低中间成本,消弭民间金融机构野蛮扩张带来的系统性威胁。
    这两个方向,都是强化场内监管,强化体系建设,增强金融风险抵御能力的疏导策略。不能采用野蛮的彻底禁止融资融券业务方式,采用堵的策略,而应该尽量采用疏导策略。
    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改革方向,就是大力放开证券、基金行业入门门槛,让民间配资机构升级成为小型金融机构,接收国家金融体系监管。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搞活金融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