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全境公共充电桩不足 跟不上电动汽车增长速度

(2015-01-13 09:20:32)
标签:

财经

分类: 转载精华

【注:美国电动车的保有量达到19万辆,2013年销售接近10万辆,最关键的是同比增长速度80.9%。全美充电桩18000个,这个数量太低。感受下国电充电站建设数据,当下超过400个,2020年计划建成10000个。对数字和增长敏感度高的应该会体会到中国对未来电动车增速的预估也是复合增长率在年化7-80%。类似像比亚迪这样的混电动力车销售增速都是按倍计算。如果,中美两国未来十年电动车销售增速以保守计算60%增长,则会达到百倍。这样电动车保有量超过2000万台,对于美国也不是什么事。事实上,国际上对电动车的增长评估,大概到2020年就会超过2000万辆。这些,都还仅仅是计算、预测,但是,数据背后带来的思考是什么?美欧日,都在加速替代燃油车,这是不争的事实。原油消费最大头,正在加速离场。另外,中国向来是敢为天下先,你会看到国电抽风般的全国铺设充电站。美国全境公共充电桩不足 <wbr>跟不上电动汽车增长速度


来源:中国汽车网

在日前成功举行的SAE2014新能源汽车国际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安亭,共同深入探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进程。

在三天共七场的分会中,技术分论坛主要就汽车与动力系统的技术趋势、能源管理、能源储存、燃料电池、产品开发、系统工程、可充电能源储存系统和车联网等议题展开,使与会人员更多地了解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存在的挑战以及机遇。

其中,几位专家对美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介绍颇有借鉴意义。

仍然有许多人抱怨美国的公共充电桩不足

众所周知,充电时间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电动汽车在全球的普及,美国也概莫能外。

据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车辆工程及电气化总监 Matt Crossley介绍说,截至最近,美国全境已建成超过18000个充电站(装置),但建设的速度仍然跟不上电动汽车(含插电式混动车/增程式电动车,下同)的增长速度——2010年到2014年初,全美已售出超过19万台电动汽车,以2013年为例,美国电动车售出96,602辆,2012年则为53,392辆,同比大涨80.9%,占美国轻型车新车总销量的0.62%比例

美国全境公共充电桩不足 <wbr>跟不上电动汽车增长速度
从上图可以看到美国充电桩最集中的地区(黄色为快充装置),主要集中在东西部沿岸地区。
美国全境公共充电桩不足 <wbr>跟不上电动汽车增长速度

然而,仍然有许多人抱怨美国的公共充电桩不足。那么当地老百姓都在哪儿充电呢?

根据通用汽车的统计(只包括日产聆风和雪佛兰沃蓝达),这两个品牌的美国车主中,65%的人会在家充电、32%则选择在办公场所充电,而在其它场合(特别是公共充电桩)充电的仅有3%

“如果充电不要钱,老百姓的积极性会不会更高呢?”美国国会带头鼓励员工开电动车上班,在国会山充电可以完全不掏钱。这个优惠果然吸引了不少人,看来“贪便宜”是人所共有的“毛病”啊。

Matt指出,2013年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的购买者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很多的州政府也全力支持,所以电动汽车充电桩就“疯涨”了起来。“尽管充电网点看起来‘无处不在’,但你真有了电动车反而可能找不到这些充电站,可见其设置还是有问题(不是按照需求安装)。”

Matt认为现在做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但现在大家都在赔钱——这是因为很多不是市场行为,所以政府在发放补贴,但这些补贴总有花完的一天,所以参与的企业就需要积极地推动商业化,“(美国)需要更为广泛的国民教育和社会宣传。”

中国又何尝不需要这个呢?

不再像手机充电那样“拉线”,欧美等国企业都在研发无线充电技术 看过电动车充电的人一定会对又粗又长的电源线印象深刻,而这些乱成一团电线的存在也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产生忧虑的原因之一。

为了让电动车充电不再像手机充电那样“拉线”,欧美等国企业都在研发无线充电技术,就像 Momentum Wireless Power 首席执行官及共同创始人 Andrew Daga 介绍的这款贴地的“充电毯”

与过去其它产品不同的是,这款没有外露线头的充电装置还可以进行快速充电。其它优点包括质量轻、干扰少——如下图,用手机锁做的测试。

现在电动汽车及周边市场很火,而我国各家企业除了一拥而上,也该多考虑考虑硬件的创新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