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暴跌未能刺激中国进口增长 铜成唯一亮点
(2014-11-10 10:13:39)分类: 转载精华 |
【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增速下一个台阶,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都受到现货市场影响。外加美元走强、加息预期,导致大宗商品市场期货炒作泡沫破裂。这些虚拟经济的不理性因素,正在迅速崩溃,回归到合理状态。这个阶段,金融市场的尾部风险是很具有杀伤力的。表面上看,全球经济正在趋向于大复苏,第一层思维会认为经济向好,资本市场相好。第二层思维,会认为前期经济复苏预期确定性实现,开始出清泡沫,回归现实。所有高估的存在金融泡沫的期货、现货市场,都要进入必然的调整阶段。】
来源:华尔街见闻
受季节性因素和国内经济增长疲弱影响,10月中国的主要大宗商品进口规模并未因这类商品价格暴跌而环比大增,只有铜环比增长2.6%,成为唯一的亮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口原油、铁矿石、煤炭和大豆均环比减少,但进口量和年化增长仍处高位,体现了未来需求增长的潜力。
全球最大铜消费国中国10月进口铜40万吨,环比增长超出预期。这是今年4月以来首次月度进口量超过30万吨,也是连续第二个月进口环比增长。此前市场预计,铜的进口增长会因十一假期回落。路透文章评论认为,10月铜进口规模继续增长意味着,自今年5月青岛港金属融资骗贷遭中国政府调查后,银行业正逐步恢复相关贷款,铜交易对手方的信心回暖。
10月国际基准油价布伦特原油价格创四年新低,全球油价跌幅接近10%。分析师原本预计,中国会抓住10月油价大跌的机会,继续扩大战略石油储备。可当月中国原油进口量环比减少15.5%,每日进口567万桶,同比增长2.25%。分析师认为,考虑到船运日程安排的因素,10月的任何进口增长都可能体现到11月数据中。
10月铁矿石价格跌至2009年来最低水平,一些采掘成本高的中国矿山已被迫关闭。中国铁矿石进口量较9月创纪录的7939万吨明显下滑,环比减少6.3%,同比增幅仍高达17%。上述路透文章指出,这受到10月北京举行APEC峰会影响。为保证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中国一些冶炼商的高炉被关停,还有些矿山停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10月进口煤炭2013万吨,环比下降4.9%,同比跌幅将近22%。上述路透文章提到,此前中国政府决定恢复进口商品关税,此举有利于保护国内矿商。
中国也是全球大豆的头号买家。10月大豆进口量环比减少18.5%。路透文章认为,这需要考虑到南美对华出口的大豆已完成出货,而美国对华出口大豆还未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