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与企业

(2014-05-08 11:24:29)
标签:

育儿

分类: 投资札记
    伯克希尔,压根就不搭理谷歌、facebook、亚马逊,重金下注IBM,这里面的逻辑,实际上是规避了个人业务,只下注企业业务。对于互联网企业基于人的关系构筑的商业应用,采取完全规避风险的思路,这种老辣,是很价值投资的。
    应该客观的承认,基于人的关系构筑的商业应用不可能一分钱不值,但是,如何划破其中的泡沫,挤出干巴巴的内在价值折扣,这是另外一回事。巴菲特、芒格,不止一次,对于苹果的内在价值表示读不懂,这背后的意味很深长,代表了无法读懂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个人业务,在信息时代,就像是人人可以驾临的公共浴池,谁都有机会跳下去泡一泡。阿里赚了那么多钱,马云自己大力扩张的领域,去看看都是什么?要不就是企业应用,要不就是固定资产,这些领域的抗冲击性和稳定性都更强。
    互联网金融,折腾半天,也不过就是在个人金融业务领域闹了点儿风浪,企业金融这块儿巨大的蛋糕,压根就不是屌丝的菜。所以,真正牢牢掌握企业、政府应用的大型企业,是相对稳定的。
    互联网,对个人业务的持续颠覆性,也颠覆了自己。没有确定的把握,投资个人应用类互联网,有很大的风险性。当然,在泡沫破裂时,严重低估的互联网企业是值得投资的,但是,绝对不是现在。
    我相信,有朝一日,伯克希尔有可能投资个人应用类信息企业,但是,这个价格绝对超乎想象。一个特大型稳定的互联网企业,价格特低,才是有可能靠谱。
    为什么,一定要差别对待个人和企业应用呢?
    道理很简单:屌丝,就不想花一分钱消费信息服务。企业,必须要花钱消费信息服务支撑获利。前者的泡沫,有可能是超乎屌丝投资者想象的人与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