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尘
(2014-03-24 08:05:16)
标签:
育儿 |
分类: 投资札记 |
阿里,正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回归凡尘。
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今天,集体面临很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获利基础》过于狭窄。各大核心变现领域的增长速度,已经越来越有限。例如,电子商务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0%。面对一个不怎么诱人的增长,以及,不那么乐观的毛利,庞大的市值,急需寻找足够深的蓝海来支撑。
互联网企业,就是寻求提升效率的宿命。互联网思维的内在本质,决定了互联网企业的生存土壤存在一定的限制性。
金融领域,以抵御风险为主,提升效率为辅。互联网企业,会以提升效率为主,抵御风险为辅。互联网精神,是厌恶监管的。金融市场,最怕的就是群体性疯狂。互联网思维,恰好就是推动群体性疯狂。光棍节,一天的冲击性,可以充分体现出互联网浪潮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出现在金融领域,群起群落,就是巨大的灾难。所以,互联网企业,运用其思维模式去扎根金融业,只会有两种结果:第一、金融风险的内在规律,导致,惨遭重创;第二、遵循金融思维的理性保守,丧失互联网思维的冲击性。这个行业,就不是互联网企业该扎根的领域,美国如此,中国也一样。归根结底,互联网思维的圣经,就不属于金融市场。
物流领域,以提升效率为主,是互联网企业可以发挥优势的领域。这个领域,市场规模足够大,可以承载庞大的商业帝国,能够使阿里得到支撑。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有机会创造商业护城河的领域。这个领域,也有其生存发展的核心逻辑。
物流有两大块:第一、信息系统建设,以连接销售渠道信息化和物流仓储、配送体系;第二、仓储、配送体系建设。这里面,第一块的建设成本低,是有机会平台化的领域。第二块,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属于重资产领域。
阿里的思路,还是借力打力,寄希望于建设一个庞大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在此基础上,将全社会的物流仓储配送企业都接入这个平台。阿里手里有的是订单、菜鸟科技物流信息化平台,再通过这两张牌把第三方仓储物流配送企业接入系统,阿里可以继续坐享高净资产收益率的信息化平台投资收益。这个算盘,打的很精明。
菜鸟科技搭建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成功以后,在整个阿里商业基础设施帝国里,所有的商家、仓储、物流、配送企业,都是为阿里帝国和用户服务的。阿里,坐收平台管理费、广告费,成为中国最庞大的商业帝国。这个梦想,看起来很美。问题是,跟阿里长期合作的商家,越来越不那么愿意选择跟随。

一个企业,需要提升整体商业效率保持竞争力,从消费者手里拿不到多余的利润,自己还不想大规模投入资金建设,自己又渴望获得庞大的利润,毫无疑问,就只能吃掉合作商家、仓储、物流、配送的利润。平台管理费、广告费,都是合作商家出的。合作商家,会选择更低成本的运营平台。更低成本的运营平台,所坚持的无外乎就是更苦、更累。阿里的取巧精神,不适合这个残酷的零售业。归根结底,零售业这种刀片上的利润,也不是互联网思维长期胜出的阵地。这个行业,就是一个永远比拼效率的死地。互联网企业赚钱方式太轻松,不适合长期血战。
游戏行业,确实适合互联网,可惜被腾讯占据。
阿里的凡尘,在哪里呢?五年、十年后,还有没有如此庞然大物的生存空间......
后一篇:死心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