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前景或扭曲 巴菲特等投资大佬持币观望

标签:
育儿 |
分类: 转载精华 |
【注:卡拉曼,这种老股神,都开始撤离战场了。中国的新股神们,还在嚎叫着冲向美股。2013年,培养了一批来自异国他乡的韭菜。全世界的资本市场,都是一样的火葬场。】
来源:华尔街见闻
资本市场正变得虚假不可信,美联储的大规模货币宽松使美国股市错误定价的风险高企。
2013年,美国股市将牛市周期强势延续至第五年:道琼斯指数2013年52次创收盘新高,全年飙涨26.5%,创18年来年度最大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全年45次创纪录,年度上涨29.6%,创16年来年度最大涨幅;纳斯达克全年涨38%,创2009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标普 500指数2013年走势图:
然而,就在1月8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32个月以来首次上破3.0%至3.009%。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美国利率将上升的趋势。美国长期政府债券利率攀升,这意味着以利率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都将重新定价,这势必造成金融市场的波动,美国股市可能遭冲击。
关键问题在于:一旦资本市场因失去参与者的信任而崩溃,形势将转变得迅速而猛烈。Phoenix
Capital
Research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能从资本市场中赚到钱。Phoenix Capital Research想要说明的是:
资本市场并非最安全、最稳定的赚钱场所。如今,风险总体上来说是被错误定价了。市场总会出现回调——所有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都需要谨记这一点。
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提供的机会正变得越来越有限。
部分投资者认为,美股赚钱的机会越来越有限。一些嗅觉敏锐的机构甚至是业内巨头都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持币观望或者干脆做了了断——关闭旗下基金。
Stanley Druckenmiller,于1981年创建了对冲基金Duquesne Capital。从1986年开始,该基金年均回报率便高达30%。此外,Druckenmiller还在1988年—2000年间参与管理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正是在那段时期,他因有力地协助索罗斯狙击英镑而盛名崛起。在这场传奇式的货币狙击战中,仅仅一天就能净赚超10亿美元。
Druckenmiller在2010年关闭了Duquesne Capital,因为该基金从2008年以后就不再符合他的“标准”了。在2008年美联储政策改变风险前景之前,他的基金收益相当可观。
Druckenmiller的成功秘诀就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他能嗅出资本市场并未提供他所需要的机会。
Seth Klarman是投资界的另一个传奇——他将资产归还给了客户。Klarman以缺乏“投资机会”为由削减了他那颇具传奇色彩的Baupost对冲基金的规模。
还有一些投资界大佬也将资产归还给了客户,比如Carl Icahn和Michael Karsch。实际上,甚至连价值投资传奇的制造者巴菲特目前也持币观望,这在他5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是从未有过的。这说明当前美国股市已经“得到充分估值”。巴菲特一向不相信做空这种方式,因此,他宁愿持有高比例的现金而非出手投资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机会信号。
这些人是投资界的掌舵者。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脚投了票,将资本从身边推开。考虑到他们的个人酬劳同资产管理和利润分配高度相关,这样的选择基本等同于宁愿放弃轻易就能赚到的额外财富,却不愿意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寻找机会。尽管他们不缺钱,随便拿出几十亿美元来投资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