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盛松成:货币超发的判断不科学

(2014-01-15 14:23:54)
标签:

育儿

分类: 金融业

【注:央行背M2这个黑锅,已经背了很久了。】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丹丹)此前市场有一些声音认为,我国M2(广义货币)过多,央行超发货币,对此央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真正由央行发行的是M0(流通中货币),这个量并不多,而M2是由央行、商业银行、企业、个人一起创造的。而且,过去十年我国实现了经济相对高增长和物价相对低通胀,所以认为货币超发的判断并不科学

  央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虽然低于市场的预期,但是仍略高于年初制定的13%的目标值。

  那货币供应量到底多不多?盛松成指出,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三个概念,中央银行真正发行的就是5.8万亿M0,M2是由央行、商业银行、个人一起创造的,“所以说央行发行110万亿的M2是完全概念的错误。”

  那我国相对较高的M2哪儿来的?盛松成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储蓄增加的快;另一方面我国间接融资多,占比80%,而美国的直接融资占据80%左右。同时中国的M2与美国的M2概念不一样,美国的M2只包括一部分存款,10万美元以上的存款并不包括在M2范围内。如果用美国的口径测算中国的M2,中国M2与GDP的比重要下降很多,“因此不能刻舟求剑用不同的指标进行衡量。”

  而衡量货币供应量是不是超发,盛松成指出要看物价、GDP、就业水平。因为货币政策本质上是在CPI、经济增长、就业之间寻找平衡点,“只要CPI涨幅不大,你就不能说我们的货币超发。”近十年GDP增速10%左右,我国做到了相对的高增长和相对的低通胀,维持价格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发展,所以评价货币政策执行导致货币多了的说法并不科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