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收益30%的耶鲁投资超人存在吗?

标签:
育儿 |
分类: 转载精华 |
【注:年化收益率的计算,要用基金净值法计算,不断新进追加资金会对高收益率形成挑战。年化收益30%,是一个很难超越的数据,原因就在于不断进入资金。封闭式资金运作,难度就会大幅降低。博主,计算收益率,都是采用基金净值法计算,深知,其中重大区别。抄底,是需要资金配合滴。】
来源:华尔街见闻
大卫.史文森(David Swensen)被认为是投资界的一位“超人”,他是使用“另类投资”(Alternative Investments)的先驱,1985年他放弃华尔街的高薪到耶鲁大学任职,接管了耶鲁捐赠基金,至今已经招致了无数模仿者和开创了一个新行业。
事实上耶鲁模式已经变成了捐赠基金的范本模式被广泛接受,另类投资法也被作为适合大型投资者的方法被合法化,不少养老基金也随之跟进,虽然只是暂时的。
不过你永远不会变成大卫,或者准确的说,你永远无法追赶上大卫“神话般”的收益表现。
最近,规模210亿美元的耶鲁捐赠基金8年来第一次决定减少在私募股权(PE)上的配资份额,其比例由35%减少至31%。
这样的转变很明显意味着现在的市场上缺少投资机会,耶鲁曾期待其在PE领域的投资组合在风险(波动)26.8%的范围内带来年化10.5%的回报,但是在去年发表的公告中,耶鲁自称此基金自1973年创立以来,其PE投资已经达到了年化30%的收益率!
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按照耶鲁的说法,即使在1973年时只在PE投资上配置1百万美元,按照年均30%的增长速度,39年后,其价值应该已经达到了280亿美元,比现在的基金总规模还多出近一半。
这个问题被牛津大学的Ludovic Phalippou博士指出,他在一篇论文中称"耶鲁并不是超人"。他注意到“30%”这个奇怪的数字已经十年没有变了,称早在2003年时耶鲁便宣传其收益率达到30.7%,因为在此后新投入的资金远超前30年总和,其收益肯定达不到30%。Phalippou博士认为其收益率计算方法使用的是内部回报率(IRR)计算,这并不正确,严重夸大了真实收益率。
同时耶鲁还把其他一些风险投资算进了PE组合中,比如在90年代曾做过的一些出色的收购交易,如Netscape、Amazon、Yahoo,这些交易拥有非常高的内部回报率,但是数额只在资产配置中占较小一部分。
Phalippou博士总结道:以上证据表明,耶鲁的年化30%收益率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真实的收益率应该在百分号后一位数到百分之二十之间,耶鲁捐赠基金的传奇更像是一个建立在不完善报告上的美好的故事。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显然,年化30%的收益率是不现实的,但是耶鲁做出的广泛多元化的另类投资模式还是很有学习价值的,自从2000年来,其收益表现算的上还不错。

不过根据耶鲁自己统计的其收益中值与剑桥协会统计的捐赠基金指数进行对比,Phalippou博士发现,自1993至2012的二十年间,其较剑桥协会捐赠基金平均确实高出很多,但其中接近80%的超常表现来自于耶鲁的基金经理的活跃,只有20%来自于耶鲁自身的资产配置。他称,大家过分高估了耶鲁模式的作用,其实耶鲁最擅长的却是挑选基金经理。
所以,对于凡人来说,为何你永远无法追赶上大卫是因为“大卫”根本不存在。如果你是代表机构,那与其追随“耶鲁模式”,不如祈祷自己能挑选到一个靠谱的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