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的魔力(续)
(2013-09-20 16:17:30)
标签:
育儿 |
分类: 投资札记 |
《估值的魔力》,到底是什么?
投资者,需要用科学的估值思维去审视企业内在价值。
以茅台和苏宁,这两个企业为例,探讨下到底出现了什么估值逻辑,导致,现在的情况。
市场,是不是就是个白痴,除了错报价格,什么都不会做?
茅台,到底是不是个永续价值趋向于无穷大的企业?
这个假设如果成立,那么,你任何时刻买入茅台都牛逼,任何值跟无穷大相比都是零头。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放弃这种不科学的奢望。
由于贴现率的存在,企业中短期的业绩,对贴现值的影响非常大。
茅台三、五年的业绩,对于茅台内在价值的影响,要远远超越于十年后。
市场,对于茅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的评估,严重影响着茅台的内在价值评估。
由于,三公消费市场份额占比过大、政治气候的不利,导致,该市场需求短期消失,形成估值打压。
民间需求弥补的速度,是不是可以立即实现?
理性的投资者,都应该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不可能因为零售价格迅速下滑,民间消费需求就会大幅度的替代公款消费。
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的。
所有这一切,导致,茅台股票价格的大幅下滑,市场先生对内在价值的理解,大方向是正确的。
苏宁,两年前的净利润比现在高,市盈率比现在低,为什么,苏宁的股价出现大幅度飙升?
仅仅,是概念炒作吗?
苏宁,作为一个商业零售企业,驱动内在价值增长的关键因素,就是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
毛利率的波动变化虽然很重要,但是,比是否赚钱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持续扩张市场销售,获取现金流量。
两年来,苏宁的每股净资产保持增长,固定资产保持增长,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不管增速怎样,企业内在价值核心驱动力,始终,都处于正增长的进程中。
净利润的波动,为什么,对这类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呢?
道理很简单,当最终,企业控制住市场格局时,提价能力就会重新启动利润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京东不顾一切冲击市场份额的原因:有钱将来赚,只要市场占有率。
当市场,不能轻易否定苏宁生存的可能性时,持续增长的内在价值,就驱动了股票价格提升。
这才是背后的本质,而不仅仅是概念炒作。
概念,本身强化了市场对苏宁主营业务增长空间的认可,但是,不可能强化其企业经营实力。
实力,在不断提升,这才是股价拉升的核心因素。
市场先生,对内在价值的理解,实际上是高效的。
一旦,市场先生,理解到内在价值评估的方向性出现问题,会高效率的奔向内在价值的方向。
但是,市场先生,在称量内在价值的时候,是不可能绝对正确的。
市场有效,其核心意义,恰好就在于,群体对事物的认知出现改变时的高效性。
一旦,群体意识到茅台、苏宁的内在价值评估方向需要改变,价格就会快速调整。
大方向,是不错的。
错的,仅仅有可能是具体的评估值。
我认为,现阶段,
茅台的股票价格,市场报价依然偏高,
苏宁的股票价格,市场报价依然偏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

前一篇:外媒:中国地产商持千亿现金观望
后一篇:赚市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