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将迎来婴儿潮?
标签:
育儿 |
分类: 思维科学 |
【注:这项研究非常严肃,关系到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也关系到未来几十年金融投资的长期成长趋势。一直以来,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趋势似乎在印制一种看法,就是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人口增长放缓趋势,这种观点本身从科学的角度看并不存在支撑。果不其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出现新动向,美国1979年后出生女子平均育有2.23个孩子,超过荣枯线2.1,这个趋势将导致未来美国经济存在一个硬支撑。而中国,恰恰从1979年开始进入计划生育后时代,人口高速增长期结束。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再次出现人口替换率低于生育率,还要经历漫长的岁月。】
来源:华尔街见闻
现在说起“婴儿潮”,大家一般都会想到美国在二战后出生的那一代人。那18年里,美国大地上增加了7600万国民。我们还会目睹发达国家出现这样的人口高峰吗?BCA
Research最近的报告竟然就冠以“发达经济体婴儿潮将至”为标题,开头就做了大胆的预测:
发达经济体就要经历一场婴儿潮,它会比二战后的规模更大、持续更久。
在这个结论之前,报告这样写道:
人口增长更快意味着近期总需求增长更强劲,长期供应增长更快。股票、房产与商品应该都会受益。
最有意思的是,报告试图打消人们对美国长期财政状况的担忧,理由是,政府预期已经低估了生育趋势。
我们的预测显示,即使不缩减当前(发达国家)政府负担的福利项目支出,到本世纪末,政府财政盈余的规模也将相当于4%的GDP。
BCA的乐观预测也不是空穴来风,一些国家的生育率绝对已经回升:英国伦敦将经历使小学场地面临压力的婴儿潮;法国也成功地推升了国内出生率。联合国预计,发达世界这十年的出生人口增长了2.5%,这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首次比例上升。
新趋势,新影响
BCA的预计与共识预期区别在于,前者任务这种趋势不但会加快,而且会在众多发达经济体广泛出现。目前发达世界的生育率是1.65,远低于人口替换率:1.65。BCA预计,到2050年,这一生育率将增加到2.38,到2100年增至2.98。
BCA援引了一些值得一看的统计数据作为推测依据,比如今年早先Max Planck
Institute发表的论文。那篇论著研究了成年女性同批生育的“队列生育”率,选择某一年观察女性的生育形势,衡量他们生育了多少孩子。结果发现,1979年出生的美国女性可能平均育有2.23个孩子,比1950年多10%左右。
而这一生育方面的进展并没有体现在更常用的总体生育率中。这与女性后半生育儿的长期趋势有关。
根据这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会选择在30多岁时生育,而不是20多岁。这样的趋势会产生两个影响:
1、短期内,生育率会下降,以为今天20多岁产子的女性会更少。这对总体生育率带来短期的影响。
2、等到30多岁再生育的女性通常只有一个孩子,或者根本无子。人口预测常会认为30多岁的人今后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但随着医学进步,女性也可能后半生生育两到三个孩子,有迹象显示女性希望生养更多的孩子。
BCA研究指出,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每位女性实际养育的孩子比她们本人希望的要少0.5个。(在日本和韩国,每位女性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达到1个孩子。)
炫富新标:儿女成群
那么结果会怎样?首先我们会看到,生育率与家庭收入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了。过去,财富增加会导致生育率下降,因为父母不需要养儿防老,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养孩子成本也很高。
如今,富有的人希望有更多的孩子。
在美国,如果丈夫的收入属于社会最高水平,这类妻子的生育率已经回升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的水平。
家中儿女成群可能成为地位的象征。BCA给这种现象起了时尚的名字,用好莱坞明星夫妻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的名字综合而成:“布拉安吉丽娜效应”(Brangelina
effect)。
要事业、更要孩子
有趣的是,2006-08年,在拥有博士学位的40-44岁高知美国女性之中,膝下无子的女性比例由1992-94年的34%降至23%。硕士学位的女性也有类似的生育率增加现象。
上世纪80年代,生育率与女性就业率的关联性为负值,现在已经成为正相关关系。
BCA认为,这种变化体现出男女平等,在一些国家,女性的收入几乎与男性相当,因此女性可以在投入工作的同时养得起孩子。
当然也可能是女性受周围环境影响跟风,当她们发现自己的亲朋好友都有了孩子,通常就会同样考虑生子。
要移民、更要后代
另一个显著变化的因素是净移民人数。移民通常比本地人的孩子多。虽然这种趋势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但短期内会产生巨大影响。
而且,BCA认为,移民与本地人生育率趋同的速度可能比以前更慢了,其中部分原因是本地人与新移民通婚的水平没有从前那么高。
经济影响晚生晚育?
BCA认为生育率可能还会增加。
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约22%的美国女性因经济疲弱推迟了生育计划。
新婴儿潮、新担忧
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府削减预算推行财政紧缩之时,政府福利性支出已面临缩水的威胁,婴儿潮的到来无疑会让人更加担忧养老金的成本。
经济学人评论预计,婴儿潮将增加今后10-15年的整体赡养比例,今天的工人以后得既负担自己父母一代的养老金,又养育下一代。
虽然富有女性可能生养更多的孩子,但贫穷阶层却不会这样。
在高中未毕业的女性之中,15%的女性年满40仍膝下无子。二十年前,这一比例是9%。
即使是高中毕业的女性,无子女性的比例也在二十年里从13%增加到了17%。这类教育水平的女性人数比女博士的人数多。
此外,官方数据可能显示的是部分西方国家复苏,但工人的实际工资仍然受挤压,而这才是孩子决定是否能抚养孩子的关键。
在一个贫富差异悬殊的社会,即使精英阶层出现婴儿潮,也不足以形成像BCA预计的那种整体增长形势。
前一篇:银行开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