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盛清仓

(2013-05-23 08:31:10)
标签:

育儿

分类: 投资札记
    高盛,为什么清仓?
    汇丰,为什么清仓?
    美国银行,大幅减持建行?
    淡马锡,为什么大举买入?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其实一点都不矛盾,非常正常。
    资金,是有成本的。
    有的资金,属于长期资金,绝大多数资金都不是这样的。

    淡马锡、中投,这类资金,属于典型的长线投资资金,会选择长期投资收益比较可观的投资项目
    高盛、汇丰、美银,其投资资金,一部分来自自有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客户资金。

    平安信托买入上海家化,不可能不以财务投资为主。
    其资金组成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外部资金,并非全部是自有资金。

    财务投资和纯粹的股权投资性质完全不一样,必须要考虑资金成本与资金稳定性。
    财务投资的资金来源,最怕的就是带有杠杆性质,会受资金使用周期与资金借贷成本影响。

    郭广昌、刘永好清仓民生转债。
    刘永好,是通过借贷资金买入民生转债,没可能长期持有。

    高盛、汇丰、美银,各自在中国金融股上的中期投资,都到了不得不撤出的时候。
    原因很简单,中国银监会太坑爹。
    你,都受不了,成百、上千亿的资金,借贷资金,更加受不了。

    QFII、保险,资金性质也各不相同。
    保险资金,属于非常典型的长线投资资金,最应该选择稳健的长期投资。
    QFII,其资金提供者,往往是海外大型机构,特别是养老金之类的稳定资金。
    这两类资金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

    对冲基金、组合基金、共同基金,这些资金的性质,都不相同。
    归根结底,投资人的投资态度,决定了基金的策略类型。

    这里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汇丰对平安的清仓。
    汇丰,对平安的投资,在国内不能形成业务上的合力,不能成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重大跳板。
    则其战略意义,就大大折损,会成为财务投资。
    汇丰,在平安的持股地位非常高,都选择了离开,一定不是财务原因,而是战略因素。

    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在中国金融股上的押注,在过去几年,相比海外市场,暂时是比较鸡肋的。
    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其问题出在持续时间长,政策调整超预期,再融资凶狠,导致战略投资比较失望。

    换走想走的,对市场来说是件好事。
    价值投资者,大举进入,对未来股价上涨的作用是明显的。
    不跌的鬼哭狼嚎,很难有激情澎湃的上涨。

    赶紧都清仓,卖光了,就牛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浪
后一篇:铁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