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与投机
(2013-01-08 11:21: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札记 |
分析家似乎是在投机的钢琴上和幸运之神一起弹奏一曲二重奏,而所有的调子都是由善变之神确定的。
--格林厄姆
格林厄姆,在《证券分析》第一章中,将证券分析的范围和局限讲的很清晰。
证券分析适用于投资,而不适用于投机的原理,格林厄姆用了一个蒙特卡罗赌场轮盘赌的例子说明。
赌场玩的始终是19比18的游戏,赌客在37美元的赌博中会输掉1美元。
优秀的分析家,会通过赌博分析将胜负概率逆转为18比19,变成让赌场输1美元。
这就是证券分析在投资中的作用:通过对多数投资品种押注,形成分析优势,覆盖运气因素。
一次获胜概率高的赌博游戏,押上所有的赌注,其结果就很有可能受运气的影响。
导致失败的小概率事件发生时,赌徒会输掉所有的筹码,这就是赌博的高度危险。
当投机行为高度集中时,证券分析的优势就会被运气所左右,使得技术有可能落空,被上帝操控。
作为投机客,要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应的概率分布实际意义。
高度集中的投机行为,当小概率失败出现时,不会形成崩溃式破产,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关键因素。
集中投资,并且,使用高杠杆,就是极度傻逼。
这种投机客,是最蹩脚的赌徒。
证券分析所适用的价值投资,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
19个投资标的,都处于高胜率、低赔率、高收益预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尤其是在当下中国资本市场,很少会出现大批值得真正投资的合格标的。
当IPO还是一种巨大资源时,不可能看到什么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这是大环境造成的。
也许,很多投资者并不这样认为,但是,事实并非尽如人愿。
未来,会告诉投机客们,什么是真正的安全边际。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资本市场瞎蒙成长,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整体市场指数的无作为,必须通过个股的强势成长与低估值来塑造真正的长期投资价值。
这又导致投资者必须高度集中投资才有机会形成高速复利成长,并且,变成格林厄姆眼中的投机行为。
还觉得,在中国真的有很多的价值投资者么?
在这种大环境下,真的有很多非常清晰的安全边际,有能力抓住一大堆价值股么?
是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基本上是由市场环境决定的。
市场处于长期泡沫中,就不可能形成价值投资真实获利的可能,只能去追求DCF的预期收益。
在一个分析家泛滥的时代里,市场波动创造的真实收益要远远大于投资本身的真实收益。
作为理性的投机客,宁愿在极少数机会出现时,高度集中投机,也不愿去做池塘中盲目的鸭子。
这个池塘,还太波涛汹涌,需要真正的死寂。
价值投资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