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裂变”的钱途
(2012-09-08 10:24: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零售消费 |
【注:净利率-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按照任峻的说法,苏宁易购目前大概“亏损一个点左右”。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就易购的运营数据做了如下说明:毛利率在7%左右,费用率则在8%左右,其中物流和营销费用都在2%左右,其他主要是人力成本与IT相关投入。由于响应业务扩张的需求,易购聘用了远高于实际业务需求的人员数量,在销售规模扩大基础上,营销费用率也有望降低,李斌相信易购的经营状况会持续改善。
事实上,根据苏宁2012年半年报,可以尝试着管窥易购的经营状况,其中的切口就在于利润表中的“少数股东损益”和资产负债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2012年上半年,苏宁电器“少数股东损益”为-7468.2万,那么,少数股东的构成是怎样的呢?据披露,苏宁电器的“少数股东”分布集中在:日本Laox株式会社,持股49%的少数股东其权益合计为6.06亿元;江苏苏宁易购有限公司,持股40%的少数股东其权益合计为-2030.2万元,以及“岳阳九龙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及其他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合计近4000万元。
鉴于Laox和易购的经营体量,这两家应该是造成少数股东亏损的主要原因。Laox同样是上市公司,根据其201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亏损额为5.31亿日元,折合成人民币约为4270万元(按照1日元兑换0.804人民币的汇率),苏宁电器股份持股51%,那么其他股东分担的亏损约为2100万元,如果其他少数股东的盈亏我们忽略不计,那么易购少数股东的亏损约在5300万左右,由此可推算整个易购的亏损当在1.3亿元左右。
此外,另一种可以印证的推算方法是,苏宁半年报显示,易购的“少数股东权益”由2011年终的2711.1万元下降到2012年6月末的-2030.2万元,假使权益减少的原因就是运营亏损 (当期利润分配等原因也会导致权益减少),这意味着易购的其他股东承担了4700万元左右的亏损,就此,推算易购的实际亏损应该在1.2亿左右。
如果推算数据没有大的偏差(在合并报表中,集团间内部交易会影响到子公司“净利润”指标),以易购B2C业务上半年销售收入52.8亿元(含税),那么易购的净利率大体在-2.5%左右,较之易购管理层提供的数据略高一些。如果2012年下半年易购的经营基本面没有大变化,且顺利达到200亿的销售体量,那么,易购全年亏损或在5亿元左右,归属于苏宁电器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在3亿元左右,相对于苏宁线下业务贡献的利润体量,在财务上可以承受。而苏宁全年的表现,则依赖于线下门店的业绩表现,这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环境。
当然,这种推算仅仅局限在财务层面,即便易购的管理层都承认,相对健康的财务表现相当部分是受益“易购享受了苏宁线下千亿规模的采购价格、物流体系”,而苏宁总部在IT、人员方面的支持和投入,相当部分是无法“钱化”的。
就苏宁管理层来说,短期盈利可能不是苏宁管理层关注的重点,孙为民曾感慨说,“为什么美国那么多有实力的连锁公司,在过去十年里没有真正形成实体和互联网结合的模式?因为很多大公司的CEO任期不过三五年,考虑短期利益就可以,不愿牺牲短期业绩去做投入,2000年左右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他们也做电子商务,目的无非就是给投资者看,支撑高股价。”言下之意,苏宁推进“裂变”式转型,即便业绩和股价短期表现不佳,亦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