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散发的博客
风中散发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0,909
  • 关注人气:1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的数据存储介质:DNA

(2012-08-19 15:10: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维科学

【注:DNA存储介质,在物理体积有明显优势。】

 

    来源:华尔街日报


 

    研究人员将一整本书通过编码写入生命基本单元──DNA遗传分子中,然后再准确无误地从中读出这本书的文本。这是人类为应对迅猛增长的电子数据所采取的最新行动

    《科学》(Science)杂志周四报道了这一实验。该实验可能会为人类开发远超当前电脑芯片和磁盘容量的数据存储设备指明方向。

    该项目的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分子遗传学家丘奇(George Church)说,拇指大小的一个设备就可以存储整个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

    这个团队将一本即将出版的有关基因工程的英文书编译成了真正的DNA。

    DNA含有用一种简单却无比强大的编码写成的遗传指令,这些指令由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四种被称作硷基的化学物质组成。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先是从这本书的电子版入手,这个版本由计算机会“读”的1和0组成。接下来,他们再把电子版还原到纸上,将0译成DNA硷基对中的A或C,将1译称G或T。

    然后,他们利用如今标准的实验室技术,创造出包含编码序列的真实DNA短链,一共大约有5.5万个短链。每条短链都含有这本书本文内容的一部分,还有一个表明它在这本书中位置的地址。

    这些研究人员说,这本书即使有10亿份拷贝,也可轻松以这种形式(粘性液体或固体盐)放到一个试管中,并且在正常情况下可保存数百年时间。

    这种技术距商业化应用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它凸显出DNA可稳定、长久地存储普通信息(如照片、书籍、财务记录、医疗档案和视频)的潜力,这些资料目前都以计算机编码的方式存储。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具有开创型的合成生物学家恩迪(Drew Endy)说,这表明人类合成和排序DNA的能力大大提高,这个方法可用于存储大量数据,如果你希望把自己的图书馆编译存储到DNA中,很可能现在就可以这么做了。迪恩没有参与这个项目。

ROBERT LEE HOTZ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