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促销持续升温 电商价格竞争将回归理性
(2012-05-30 17:24:1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零售消费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迟有雷
围绕家电3C品类的电商促销,持续升温。
5月24日天猫电器城“狂暑季”又掀高潮——天猫电器城和聚划算联手九阳、奔腾、贝尔莱德、美的、苏泊尔五大生活电器品牌打造“十万团”。次日,1号店宣布大平台战略已在进行中,入驻商家数目正以每月500家左右的速度增加,目标直指天猫,苏宁易购,国美系等国内B2C平台商家资源。
电商促销时间过半,市场上并没有出现大规模仓库爆仓,订单积压、物流配送不及时等问题。相反,以天猫,苏宁易购,京东为代表的电商企业早在半个月前就投入到商品货源和物流配送的准备中。
“在2011年之前整个电商尤其在3C电器品类,还没有处于一个真正开始进入到成熟期的发展阶段,所以直白一点说,在烧资本风险的钱。” 天猫电器城总经理谭飙认为,今年我们所谓这一轮外界看是价格战,实际上核心是市场真正的从健康发展角度的一个竞争战役。
回归理性
进入5月,电商网站纷纷投入到促销中来。截至目前,天猫、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当当、易迅等均高举了促销,这些电商占到全国整体B2C市场份额的90%,这也是历来最大规模电商促销。
然而,挑起促销战的主要是苏宁易购、国美等来自传统行业的新兴电商。业内人士认为,而来自京东商城、当当网、亚马逊中国、易迅等传统电商是被动应战。
伴随国美系、苏宁易购的发力,京东商城失去电商价格优势已日趋明显。近期,一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国美系以及苏宁电商网站在3C数码、家电等商品上已经拥有了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在抽样调研的近两百件近期热销商品中,拥有价格优势的商品占比京东商城仅为22%,低于前两家电商。
“竞争环境和竞争态势有点复杂,市场有变数的时候,商家持续投入的连续性不够,我们要表一个态,在平台角度要做一些具体的动作。”谭飙说。
2010年年初上线的天猫电器城,将3C作为一个单独的业务体系来推动和创造,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电器品牌的官方旗舰店和他们授权的店铺体系。最新数据显示,天猫第一季度销售就将近80亿,同比增长速度将近200%。
持续升温的网购热潮,各家电商看中了商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336亿元,较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2.8%。
“本次选取的是大家电、3C品类,这类商品的附加值太高,不能在短时间进行跟进,部分同行所宣称的资源投入,在舆论上起到一定的宣传,但实际上跟进并没有那么容易。 ” 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说。
一位京东渠道采购人员告诉本网,相对于苏宁和国美,京东的家电销售占比并不高,京东可以借势进一步加强憨实在3C领域的基础。
“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也会有局部的价格竞争,但企业也将同步进行服务领域的竞赛,物流建设、用户体验将成为大家的一致共识。”李斌认为,最早于今年下半年,电商将逐渐注重企业经营,在产品布局、服务提升等方面进行努力,回归零售本质,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资本助推到模式考量
“在2011年之前整个电商尤其在3C电器品类,还没有处于一个真正开始进入到成熟期的发展阶段,所以直白一点说,在烧资本风险的钱。” 谭飙认为,电商行业的促销也随着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风投助推。二是模式转变引发。
2011年互联网VC/PE投资额超80亿美元,其中电子商务行业VC/PE投资额为53.5亿美元,来自VC投资的电商总额19.83亿美元。资本市场对国内电商行业更趋审慎,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网络购物领域的融资事件有所少。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境外IPO遭冷遇,一些综合B2C、垂直B2C和团购网站均传出海外上市的计划或意愿,但均未成功上市。2012年3月23日,唯品会成功在纽交所上市,但上市即破发。
2012年是网购行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年,模式之争、流量之争、入口之争、资金压力将促使更多企业回归理性、加强自身建设。
“进入2012年,我们看到整个市场规模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了,包括对于我们的产业上游随着前面一段风起云涌的快速发展,其实品牌企业也开始准备自己结构化的转变。” 谭飙说。
2011年B2C市场中天猫(淘宝商城)占比过半,京东商城占比17.1%,两家占近70%,自主销售为主B2C市场中,京东占比居首,亚马逊排名第二,苏宁易购和QQ商城(含QQ网购)紧随其后。
相比苏宁易购,京东和国美的纯B2C,天猫希望打造的是平台式的B2C。因此促销,天猫选择 “让利+补贴”和平台契合的模式。“我们既想让商家不亏钱,也能赚一些钱,另外我们也要让消费者获利,我们在这两个端口上的考虑,我们作为平台必须有所付出。” 谭飙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的公关部人士表示,平台会作为未来产品战略布局的根据地,不需要失去更多的毛利和返点,最后换回来的恰恰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更加让消费者感受到实惠的回报。
而以京东为代表的垂直B2C,则是拿着风投的钱切入市场,将低价口碑营造出来。而随着服务成本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整体运营成本都在往上涨,这时候变成要往两头扩展:一个是要找到上游所谓的供应商或者品牌商,能够拿更多的让利和返点;另外,则是对于消费者并不实惠的价格。
“平台模式最终想去解决的,恰恰就是把电商渗透到企业内,把这些信息的所有结点能够通过彼此的分工打通,让数据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非常通透的循环。”电商分析师宗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