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中散发的博客
风中散发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6,538
  • 关注人气:11,0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险企年报收官 净利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降

(2012-03-29 11:04:33)
标签:

杂谈

分类: 金融业

【注:银行、保险的年报基本上都陆续出台了。毋庸置疑,银行、保险穿一条裤子了。银保渠道,保险掌控力不强,保险公司采取的方法就是收购、控股。在这方面,平安做的最彻底,也最凶狠。人寿,也在虎视眈眈的盯着民生、广发。银、保,是名副其实的狼狈为奸。离开这两个行业,中国资本市场就不存在牛市。指望喝酒吃药、中小板、创业板就抬出一个牛市来,纯粹是痴人说梦。全中国的金融机构都的看银保的脸色。】

 

  21世纪网讯 随着新华保险3月28日晚间发布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在A股市场上市的四大保险公司2011年报披露工作落下帷幕。四家A股上市险企2011年共实现净利润520.25亿元,同比下滑16%,不足建行2011年净利的三分之一

  四险企业绩喜忧参半。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实现净利的同比增长,而中国太保及中国人寿2011年净利相比2010年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保险业务利润贡献变少

  2011年险企业绩并未如银行那样“风光”,保险业务盈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国太保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13亿元,比上年同期降2.9%。中国人寿业绩下降更大,2011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5.5%。

  即使实现净利同比增长的中国平安,从其各业务利润贡献占比情况看,主要得益于银行业务的增长,寿险业务同样低迷。而于去年12月份上市的新华保险2011年保险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3%。

  细看中国平安年报发现,2011年其银行业务共为中国平安贡献利润79.77亿元,同比增长176.8%,贡献度已超过财险业务,仅低于寿险业务

  中银国际分析师孙鹏、袁琳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平安寿险的新单业务整体下降了6.7%,整体寿险业务的增速主要依靠续期业务。按首年保费计算的新业务利润率为23.7%,较2010年提高了3.3 个百分点,但去年下半年的新业务价值增长明显放缓。新单业务的低迷可能仍将持续。

  中国太保2011年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49.58亿元,同比增长11%,相较于2010年44.9%的增幅,显现出大幅放缓的迹象。其中,寿险业务下滑情况尤甚。中国太保寿险业务净利润同比减少31.1%,净利润占比下降至38.14%。

  银保合作监管趋严 寿险业务受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银保合作监管趋严以及加息影响,银保渠道部分产品退保增加,致使部分险企退保金呈大幅上升趋势

  在中国太保营销渠道新单保费增长21%的情况下,其寿险业务中银保渠道的新保业务负增长25.8%。

  中国平安2011年银保渠道保费同比下滑30.09%;而新华保险2011年寿险业务中银保渠道保费比2010年下滑8%

  年报显示,2011年中国人寿退保金为365.27亿元,同比增长42.1%;中国太保2011年退保金为95.88亿元,同比增长113.6%。新华保险2011年退保金同比增加95.16%,其在年报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寿险退保金增加

  2011年3月13日,保监会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以下简称《监管指引》),提高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合作门槛,要求保险公司和银行应“总对总”层级签订合作协议,或在取得总部书面授权的前提下,至少实现“省对省”签订合作协议。延续商业银行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的规定。

  瑞银证券分析师励雅敏表示,“鉴于国内寿险行业仍在调整转型过程中,我们将中国平安2012年新业务价值增速预测由15%下调至8%。”

  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下降

  上市险企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的偿付能力充足率相对2010年底下降幅度均超过30个百分点。刚上市的新华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由2010年底的34.99%跃升至155.95%,其在2012年农历新年伊始即宣布将在2012年发行总额不超过100亿元的次级定期债务,以提升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可见偿付能力依旧是其硬伤。

  据中国太保年报披露,截止2011年末,集团和太保寿险、太保产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84%、187%、233%,虽然保持了较高水平,但集团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较2010年末却下降了73个百分点。

  截至2011 年底,中国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0.12%,相比2010年底,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了41.87个百分点。而中国平安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2010年的198%下降至2011年的167%,其中,寿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的180%降至2011年的156%,产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的180%降至2011年的166%。

  对于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中国人寿表示,主要原因是受2011年度中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公司业务发展及上年度股息分配的综合影响。

  21世纪网根据年报资料不完全统计,为了改善偿付能力水平,2011年末太保寿险发行了80亿元次级债;中国人寿发行了300 亿元次级定期债务;中国平安于2011年6月定向增发获得人民币161.34亿元增加了实际资本。

  中国人寿副总裁刘家德在2011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1年中国人寿发行了300亿元人民币的定期次级债务,大致提升中国人寿50个百分点的偿付能力。

  面对保险业务低迷、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情况,险企在2012年会否进入融资高峰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中国人寿董事会3月26日通过议案,拟在境内发行不超过380亿元次级定期债务,同时拟向境外发行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次级属性债务融资工具。

  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26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太保目前没有通过增发股票或发行次级债融资的计划。

  险资重仓银行股

  险资去年对银行股格外青睐。在已公布的上市银行年报中可发现,保险三巨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均频繁出现在十大流通股东中,相较此前,配置规模之大较为罕见

  中国平安年报显示,去年十大重仓股中有一半是银行股,除继续持有工行、建行、农行外,下半年又新增交行和浦发

  中国人寿旗下产品则出现在了农业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深发展银行股东中,特别是重仓持有民生银行11亿股,占流通股4.31%A股险企年报收官 <wbr>净利与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降

  中国太保则在去年上半年已配置建行、工行、农行、招行的基础上新增了交行。最近,太保更以42.16亿元买下浦发银行5.06亿股

  重仓银行股,几乎成了保险资金的投资共识。

  保险巨头如此集体重仓、密集超配银行股,不仅是因为银行股估值低,更是因为稳定的高分红

  中国平安副首席投资执行官陈德贤在年报发布当日称,分红稳定、信用评估稳定、盈利增长稳定、有一定流动性是他们选股的标准,而银行股恰好能同时满足这四个标准。据统计,在去年股市疲弱的情况下,中国平安掷368亿买入的银行股不仅没有亏,还分得8亿红包。他还称,今年仍然看好银行股。

  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也在业绩会上公开表示看好银行股,银行股投资依然成为太保十分看重的投资标的。

  不过,今年银行股的表现却并不乐观。年初以来,银行业平均上涨4.14%,位列所有行业涨幅中的倒数第6名,低于上证综指的6.83%,更低于深证成指的10.84%。(21世纪网 郭嘉灵 李嘉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