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012年银行业展望与估值(一)

标签:
转载 |
分类: 金融业 |
2012年全年来看,银行股基本面逐步软着陆。银行业规模增速将放缓至14%左右、净息差逐季回落、手续费收入增速放缓至20—25%、不良贷款余额上升26%,综合而言净利润增速将由2011 年的30.7%放缓至14.6%。但是,在低估值的安全保护下,稳定的盈利增长有望带来稳定的绝对收益。
一、估值已经处于底部区间
2011年A股银行板块下跌7.1%,表现明显好于其他板块。但是,银行板块2011年盈利增速预计将达到30.7%,因此其估值实际上仍在下移。目前A 股银行估值已经降至1.09 倍前瞻十二个月市净率,较2008年的低点还要再低26%,为历史最低水平,安全边际较高。
H股来看,2011年H股银行板块下跌22.9%,估值也明显下移。目前H股银行估值已经降至1.06倍前瞻十二个月市净率,与2008年的低点基本相当,安全边际较高。
图1:
二、基本面弱化,预计2012
年盈利增速将放缓至14.6%
预计2012 年银行业贷款需求不是问题,存款虽略有好转,但仍将制约规模增长,全行业新增贷款预计在8万多亿,存款同比增长13—14%,受存款制约,股份制和大型银行的贷款增速将基本趋同;净息差将成为最大的“意外”,上市银行净息差自2012年二季度开始缩窄,全年平均净息差略低于2011 年。
不良贷款周期降至,预计上市银行2012年不良余额反弹26%,不良率小幅上升11bp 至1.08%,现阶段,资产质量波动并不是信用成本的决定因素。盈利占社会实体利润过高导致的舆论压力才是核心。假设上调上市银行2011 年净利润1%,下调上市银行2012年净利润4.6%,并引入2013年盈利预测,调整后上市银行2011/2012/2013 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7%、14.6%和13.9%。
图2:
盈利预测调整
图3: 上市银行拨备前利润增速预测
图4: 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预测
1.
外汇占款增长放缓、央行公开市场到期量仅9000亿的情况下,2012年只能依赖持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4—6 次)提高货币乘数来维持M2,其有14%的增长。M2增速将在大部分月份维持在10—12%的低水平。因此,估计2012年银行存款增长13—14%,略好于2011年。新增贷款估计将保持在8—8.5万亿左右,受存款制约,股份制银行和大银行的贷款增速将基本趋同。
贷款需求不是问题,新增贷款8万多亿左右。在投资放缓、外需疲弱的宏观背景下,市场普遍担心2012的贷款需求是不是足以支撑8万多亿甚至更高的信贷投放。2012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投资者不必担心中国的贷款需求:
1)从理论上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金融抑制国家。由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成,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的利率中枢依然低于利率完全市场化时,即资金供需平衡时的利率水平。贷款利率被人为压低,导致在中国贷款始终是稀缺资源,尤其对于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来说,这一基本事实在利率市场化没有完成之前是很难发生根本性逆转的。
2)从实践中,目前银行的议价能力处于历史最高位,贴现利率虽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反映出全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异常旺盛。在这种情况下,退一步讲,即使2012年贷款需求有所回落,银行仍有足够的空间通过适当降低贷款定价吸引贷款客户,从而完成全年信贷投放计划。
图5: 目前银行的议价能力处于历史最高位
3)贴现余额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使得短期内银行有足够空间用足贷款额度。截止2011年三季度末,全社会承兑汇票余额为6.5万亿,而同期贴现余额仅为1.5万亿,占承兑汇票余额的比例仅为23%,显著低于历史正常年份的69%,相当于有约3万亿的资产没有体现在银行的表内贷款科目,而是反映在银行的同业资产(特别是买入返售)和表外资产(如将其出售给理财资金池)。如果信贷需求出现萎缩,银行可以逐步将这些事实上的“贴现”逐步转回表内贷款科目,以填补贷款额度的空缺。
图6:贴现余额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使得短期内银行有足够空间用足贷款额度
测算表明,假定银行未来信贷资金可得性逐渐回归历史平均水平,预计2012/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8.5万亿,意味着上市银行新增贷款5.4—5.7万亿,与模型中的假设基本一致。
图7: 2012年新增贷款结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