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分析
(2011-11-15 15:09:0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札记 |
商业分析,实质上是思维分析过程。
思维分析,是一种科学,而不是主观意识的想当然。人类主观意识形成,受潜意识,以及,后天意识形成过程左右,构建起非客观思维体系。商业分析,依赖于投资者主观思维意识体系,自然会表现出思维层面的缺陷。
最近,同阿珍的辩论,焦点集中于历史市盈率对于抄底的实际意义。正如,段永平所说,抄底是个伪命题。底,由未来决定,而不是过去。依赖于过去的历史统计数据,去判断宏观经济、市场经济,必然存在错误概率。这种思维方式的非科学性,一定会导致小概率事件发生。作为一个客观主义者,应该时刻警惕自身思维体系的主观缺陷,不要盲从于主观意识。
同样,DCF估值模型,给与投资者的基本思路是,判断未来企业的现金流贴现,依此来确定投资价值。正如,巴菲特对IBM的投资,其实际价值在于贴现回收能力。IBM曾表示,2010年到2015年,将创造1000亿美元的现金流,并将其中的70%回馈给投资者。这才是投资者该关心的实际价值。那就是,你多少年会收回投资?而不是某一个计算公式告诉你,投资品的内在价值。投资品有再多的价值,你需要很长的投资周期收回,依然意义不大。绝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关注这个细微的差别,而是,盲从于残余、永续。
同理,很多投资者对伯克希尔投资可口可乐,在获得股价十倍增长后,股价长期低迷,处于徘徊期,不选择卖掉股权不理解。
为什么不卖掉可口可乐?
因为,在伯克希尔这笔生意里,早已完成了初始投资的贴现回收。剩下的,就是这个企业的长期成长,甚至,就是剩余价值回馈。而伯克希尔,会把这些后续的现金流,再次投资给那些更具有投资价值的股权,形成更加庞大的未来现金流。可口可乐,是不是高速成长,这个问题已经过去。只要可口可乐具有极为庞大的竞争性壁垒,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回馈,就依然是伯克希尔的再投资利器。没人在乎可口可乐的股价涨跌。
市场热捧东阿阿胶,对阿胶的药用、保健价值给予高度认可。
假如,我们把东阿阿胶拿到美国,给美国消费者解释其内在价值。美国消费者,必然要从科学的角度去认知其商品实际价值。最终,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会导致依赖科学去审视驴皮胶原蛋白的具体营养价值。而不是,单纯依靠本草纲目的记载。正如,青蒿在药典中记载能够有效的治疗热病,最终,中国科技工作者,从青蒿中发现全新的化合物:青蒿素。并依此,创新形成新药:复方蒿甲醚。直到这一步,真正的价值才被彻底释放。
投资者,并不会如此客观、谨慎。商业行为背后的不确定性,就来自于商品概念的内在价值不确定性。并不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思维都可以做到足够客观。
客观与主观意识之间的差距,始终是存在的。
重要的是,要学会不断审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