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收益
(2011-11-12 08:47:2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栅格思维 |
投资者计算收益时,采用账面收益计算,并不合适。
正确的计算方式,应该是考虑到贴现率之后的实际收益能力。
假如,2010年复权后110元买入茅台,以9%贴现,预估当前茅台实际10年贴现回收价值是230元,那么,一年茅台股价涨幅100%,大约等于从内在价值5折,完成价值回归。
假如,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复合增长率期望值设定为15%,
那么,110买入茅台的内在逻辑是:只要在5年内完成50%的内在价值回归,就可以实现贴现后15%实际收益复合增长率。
这种内在价值规律,保证了投资的实际收益能力,通过安全边际,完成了投资风险的大概率框定。
在这种内在价值计算中,并不去考虑股价的市场波动情况。
当股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飙升,使原本计算的内在价值回收周期大大缩短,
投资,就变成了一次成功的投机。
当股价在长时间内出现缓慢抬升,使原本计算的内在机制回收周期基本复合预期,
投资,就依然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投资、投机,具有辨证统一关系。
这里面说的投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投机。
一般意义上的投机,侮辱了投机这个词汇,准确地说,应该叫赌博。
这个投机,是给索罗斯、科斯托拉尼,这些投机大师预备的词汇,是对风险感知高度敏感的投资者。
价格,是投资者付出的。
价值,是投资者得到的。
股价波动,对于投资者、投机者来说,是非敏感因素。
内在价值,才是真正关注的核心。
因此,价值投资的难点,在于准确估算内在价值,以及,内在价值的波动回收周期。
股价,只是科斯托拉尼手里牵的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