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药与零售

(2011-09-21 14:23: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札记

  众所周之,巴菲特也错过了这两个行业迅速崛起的重大投资机遇。

  辉瑞、强生、沃尔玛,不是伯克希尔餐桌上的招牌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医药,是个需要不断创新品类,单一品类全球销售空间存在极限的行业。

  零售,是个持续考验相对竞争力,无法简单长期持有、无视竞争格局的行业。

  对于巴菲特来说,这些因素背后的不确定性,足以让其放弃早期投资这两个行业的重大兴趣。仅仅,在其行业垄断度成熟,龙头企业构建起足够强大的相对竞争性壁垒时,才开始介入。

  在中国,医药行业的混乱复杂程度,要远远超越于零售行业。那些,被人们十分看好的医药股,无论是中医、西医,都存在相同的不确定性: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么

  市场,是足够大,但是,企业有能力持续不断的创造出庞大的利润空间么?

  企业,会不会,在某一时点,丧失持续成长的空间与高速,导致唏哩哗啦?

  这些不确定性,很难准确控制。

  云南白药,离开止血、活血、化瘀领域,有多大把握创造出惊人的经济效益?

  仅仅在止血、活血、化瘀领域,又能获得多大的成长空间?

  没人能极为精准的判定。

  中国零售市场,相对竞争格局比较混乱,但是,大体上已经格局初定。

  零售连锁、网购、大卖场、购物中心,各个领域的领军企业,基本上已经龙头相显现。此时,面对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长期投资的不确定性,已经大大降低。相比之下,难度已缩小。选择几个有比较大确定性相对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在估值合理、低估、严重低估时介入,长期持有,分享中国零售市场快速成长的确定性收益,是比较简单的获利方式。

  至于医药,现阶段,最重要的依然是销售能力

  有强大的销售网络,是能够在混乱期脱颖而出的关键法宝。

  在中国,药企创新能力、产品实力相对皆属于弱势期,销售实力就尤为重要。红酒、电信设备制造,这些西方处于绝对优势的领先行业,在中国市场都吃了这个暗亏,没有在市场销售层面形成足够的竞争优势,导致张裕、华为这些中国本土企业迅速崛起,甚至,最终酿成核心产品竞争优势遭遇全球挑战。依此类推,医药企业,必然会从强悍营销企业开始出现有能力挑战西方药企的未来之星。如欲押宝,一定要重视该因素。

  最终,强大药企,必然是具备一系列产品品类,同时具备多个拳头产品,有能力不断扩大市场营销,形成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有相对好的投资确定性。因为比较难,所以,堪称“风投”。医药与零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