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外资银行在中国业绩难有起色?

(2011-09-19 15:39:26)
标签:

杂谈

分类: 金融业

【注:除人力、扩张成本因素之外,外资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在华外资企业。外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相比之下,致力于政府业务,跟随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紧密的四大行,具有更多的有利资源。但是,民营经济的活力,依然,是最强大的。】

 

  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外资银行中国业务的利润有提高,但仍然明显落后于中资银行的盈利增长速度,人才争夺战推高了外资银行的成本。

  预计将于9月18日发布的这份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撰写的报告汇总了中国33家外资银行的数据。报告显示2010年内地外资银行的税后总利润上升24%,但各外资银行之间的业绩差异很大,约有三分之一出现亏损或利润下滑,即使那些利润有所提升的银行,其盈利水平仍大大低于2008年的高位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简称:汇丰控股)中国子公司的利润在2010年增长28%,至人民币9.22亿元(约合1.44亿美元),大约只有2008年18亿元利润水平的一半。汇丰控股是在中国内地经营规模最大的外资银行,其分支机构超过100家。渣打集团(Standard Chartered PLC)中国子公司2010年的税后利润为3.84亿元,和2009年相比下降9%,远低于其2008年6.38亿元的利润水平。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Chase & Co.)中国子公司2010年的利润下降49%,至7,000万元,2009年其利润降幅已达21%。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中国子公司的利润水平在2010年上升19%,至8.71亿元。花旗集团没有公布2008年中国业务的利润。

  相比之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简称:工商银行)去年的净利润增长了28%,至1,651.6亿元。2009年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增幅为16%。按资产规模计算,工商银行是中国最大的银行。毕马威的报告显示,去年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利润(包括内外资银行)增长了36%。

  今年是大多数外资银行披露其中国子公司业绩详情的第二年。2010年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求外资银行公开披露这方面信息。公开的数据仅仅包括外资银行中国子公司的业绩情况,不包括外资银行投资中资银行的收益或向赴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收取的承销费等项目。毕马威报告中所包括的大部分数据全年都公布在这些外资银行的网站上,但不仔细找往往难以发现,这些银行通常也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一些银行没有公开发布这些数据,它们将数据直接交给了毕马威。

  一直以来,外资银行都将中国视作促进增长的动力,但大部分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势头还难有起色。截至2010年底,在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中,外资银行只占2%

  由于2009年的金融危机,外资银行在华收益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在中资银行大量放贷以配合政府出台的刺激计划之际,外资银行却采取了其总部提出的谨慎做法。银行高管说,外资银行近来的主要问题则是,由于它们推行激进的在华扩张计划,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人员方面的成本。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长邵子力将该行在华成本的上升归因于分支机构的扩张、聘用更多的人员,以及与众多寻求增加在华银行业务人员的外资银行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摩根大通的经营费用在2009年减少近20%后,去年增加了38%。

  花旗中国区首席执行长欧兆伦(Andrew Au)说,该行在华增设分支机构和扩充人员推高了费用。渣打银行说,随着该行继续在华投资新的分支机构和人员,费用出现上升。这些银行拒绝透露今年的利润预期。汇丰拒绝置评。

  外资银行都在争夺能说汉语和英语(或其他一门外语)、有能力和经验但数量相对较少的人才,在这种情况下,成本开始上升。一家外资银行驻上海的一位高管说,在中国拥有至少10年外资银行工作经验的双语员工能比欧洲一些拥有同样经验的人挣的还多。

  毕马威会计事务所驻北京的金融服务地区负责人李世民(Simon Gleave)说,人员在外资银行间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他们频繁跳槽。银行间的人才争夺战极大地推高了成本。我认为近期内这种情形不会改变。

  另外一个可能给盈利能力带来压力的因素是监管部门的要求。监管部门要求,在中国注册的外资银行年底前必须将未偿贷款减少至其所吸收存款的75%以下。这将使外资银行与一直以来必须遵守这条监管规定的中国本土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将增大外资银行争取客户存款的压力

  李世民说,鉴于外资银行有限的分支网络,我认为这将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并不仅限于今年。他指出,数家外资银行已建立了足够大的网络来支撑相当大的存款基础。他说,小银行将难以在存款市场上竞争。

  Dinny McMaho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