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

(2011-08-14 14:1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札记

  科技股,属于不容易搞明白的范畴。投资者,很难建立起相对客观的评估体系。

  汉王科技,股价从最高点,复权后下跌超过80%。

  这个企业,致力于模式识别领域,专注手写、语音、OCR、生物特征等识别技术。对于外行人,很不容易搞清楚这类企业的天花板极限在什么位置,就科技发展来说,到底能突破到什么程度。企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联动,会到什么程度。

  我不认为自然语言理解领域会出现绝对突破,特别是中文自然语言理解。创造中文的先祖们,给后代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留下了极大的难题。这就好比,开发出高水平象棋、国际象棋软件,不难。开发出高水平围棋软件,极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了这个技术上的喜马拉雅山,应用上的创新就会被堵在相对狭窄的空间,进入恶性竞争,不容易开拓出庞大的商业空间。因此,在这个领域范畴内的应用型企业,我不可能给予其高期待、高预期,从科技的角度,就已经上了一道天花板。

  看到XX科技,就有警惕心理。能力圈,不在里面,看不懂里面的奥秘,就很难用价值投资的理念去客观评估,找不到足够的确定性。企业,可以通过阶段性的技术领先,实现应用领先,占领市场。但是,无法阻挡后来者汹涌澎湃的冲击。

  一批批看似强大的科技型企业,慢慢消亡;一批批看似强大的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

  生生灭灭,永不停息。

  创新的源泉,是科技型企业的驱动力。创新,是一种天赐的灵感与机遇,没人可以永远占据,这是创新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总是会出现,不断挑战旧有秩序。

  创新,自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是长期投资的巨大威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