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危机正朝欧元区核心蔓延
(2011-08-10 07:39: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转载精华 |
【注:再而衰。】
受欧洲央行新一轮债券购买计划推动,欧元由前夜的低点反弹。市场担心一旦欧元跌破1.4150美元,亚洲某央行可能会出手干预。不过,欧洲央行当前的债券购买规模足以奏效么?
面对全球股市下滑,中国是否还会大手笔买入欧元区国债?是否有办法阻止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扩散到欧元区的核心--法国、甚至德国?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能都是否定的。
欧洲央行的能力毕竟有限,无法在持续购买两个外围国家债券的同时,再购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债券。而欧洲为维持欧元稳定性而设立的应急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und,
简称EFSF)尚未得到欧元区所有成员国的认可,预计在9月份之前该基金的资金难以到位。
纵使欧元区个成员国议会匆忙认可EFSF的救助机制,仍有一个棘手问题摆在眼前:要向西班牙和意大利提供流动性,EFSF当前4,400亿欧元的规模还远远不够。
据估计,要满足上述需要,EFSF的规模需要提高到2万亿欧元,而眼下欧洲方面并没有扩大EFSF规模的政治意愿。
由此我们自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为EFSF提供支持的主要责任落到了法国和德国身上,尽管德法两国领导人近来并未暗示愿意担起这一责任。
周一早盘时,法国主权债券信用违约掉期(CDS)费率创下纪录新高。这并不是什么巧合。
市场的担忧是切实存在的,已经在全球股市得到充分体现。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黯淡,政府的预算计划也显得不那么可靠,外围国家的紧缩计划能否付诸实施更是令人生疑。
如果外围国家不能偿还债务,救助责任就会落到法国这类财政稳健的欧洲国家的身上。
由此一来,这些欧元区核心国家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将被推高,从而令其自身的信用评级面临被下调的风险。
此外,这场债务危机已经从葡萄牙等外围国家向意大利、法国这类主权风险相对较小的欧洲国家蔓延,这一蔓延趋势正在损害后者的信用状况。
欧洲各国的融资成本将全面上升,这将给银行业、政府、乃至欧元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如果法国信用评级遭降,那么应对债务问题的主要责任可能将落到德国政府和德国纳税人的身上。再说,倘若法国评级遭降,EFSF也将难以保住现有的信用评级。
相比之下,美国的债务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途经。
一旦欧洲债务危机失控,欧元将不堪重负。
综上所述,欧洲央行当前的债券购买力度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