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思维
(2011-07-01 07:13: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栅格思维 |
投资理论,具有主观倾向性,受投资者人性与客观实际影响,具有思维框架受限范围。
当人们绞尽脑汁,不断思考投资理论的核心真谛时,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意识不断寻求客观突破的思维过程。
交易,这种思维焦点,其极限在于:无法交易。
如果,市场停止交易,投资回归股权投资本质,则任何交易理论都变成废纸。
那些,以各式各样交易理论武装投资思维的投资者、投机者,本质上,缺乏思维极限意识。
荒岛环境,是潮水退去后,流动性枯竭极限。
在此类极限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是顶尖投资家必须认真审视的可能的客观存在。
资金量,是投资理论构建的基础之一。
对于,那些以小资金运作为基础假设前提的投资者、投机者,永远无法理解大规模资本运作的理论基础。
当交易行为,足以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波动时,常规思维已经不适用。
在市场监管不存在时,资金决定一切。
恶意操纵股市,用资金说话,是违背投资思维的客观法则。
在市场监管很严格时,大资金运作,同小资金运作思维,完全不同。
杠杆率,是一种极限思维。
当确定性足够时,股价波动范围大小,并不是决定性的,可以通过配置杠杆改变结果。
投资确定性,在杠杆率的参与下,会放大投资、投机效果,改变游戏规则。
处理极限情况,是投资思维必须覆盖的思维盲点。
一个优秀的投资者,本质上是一个优秀的思考者。
不是思考应该做什么,而是思考不应该做什么。
不是处理常规情况,而是处理非常规情况。
从思维模式,可以清晰看出一个投资者的思维高度。
在不同层面上,关注的是不同问题。
这世上,本无对与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