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2011-06-24 08:26: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投资札记 |
【注:本博,属于信息量比较大的,在我日常阅读中,电子版能够比较方便转载的就弄上来,方便信息收集、整理,让有心者一览。但是,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阅读量要远超于这个信息量。我会,定期的删除一些博文,否则积攒速度太快。把一些中短期的、不太有价值的文章删减。随着本博能力圈的扩张,以及思维体系不断构建,涉及到的信息面,会越来越广,需要的学科知识基础会越来越强。探讨问题,要基于客观基础之上,欢迎大家共同思考。】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文中点评了我的文字,该文字不知被哪位网友转到和讯封基论坛。
我的博客,是我自己整理资料、写点感悟的地方,这个地方,和很多投资博客有些不太一样。之前,来的人少,有些常来的、熟悉的,大体上了解我的风格的,不易产生误导。不熟悉的,有可能会产生些许误导。所以,我在这里,应该解释一下我的风格,以便陌生者有个大概其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投资者,不是就投资而论投资,应该第一步构建客观、理性的思维体系,这是最艰难的。这个思维体系,是跨学科、跨文化的极为庞大的思维体系。无论是学文科、理科、工科的,这些都不重要。一个真正合格的思考者,是无学科障碍的。我本人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看我博客的估计很难看出来我是理工科背景。我很希望,中国有一天取消学科界限,所有的学生都是跨学科人才。千万,别弄出来的脑子都是卷心菜。
其次,我对一个企业的审视,不是单纯从报表、财务数据下手,在审视企业财务、历史数据之前,我会不带心理陷阱的阅读大量的周边资料。这些资料,都属于二元对立的互相冲击的资料。所以,在我的博客中,会看到重仓企业的正反面表相文字资料,我的思维是没有二元对立的,但是,可以在这些文字中过滤出公开的理性信息。这种无心理陷阱的信息过滤能力,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必须去尝试。对一个企业的认识,要上升到宏观层面,海量阅读与关注。过滤机制,随时都在启动,不断寻找思维盲点。用各种手段,去敲击软肋。
最后,是对企业的定量分析、对市场交易的机遇把握。到这一步,饭已经熟了9成了。当对企业的认识日益清晰以后,下手的时机,就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关于这一步,在我的博客里,都已经浓缩成交易清单了。对于一个基本数学常识就可以确定的东西,长篇累牍的计算,实在是无用至极。拿着计算器算企业价值,的确十分可笑。这事,我也干过。只是,这种精确的错误犯过一次之后,就彻底铭记了。
我的风格,肯定不适合大多数人。这种方法,首先建立在一个思维体系基础上,又得辅以庞大的阅读,极为艰辛的努力,最后,才是下锅炒菜。必须,固守在一个能力圈范围内,长期坚持不懈的挖掘,以至于庖丁解牛般得清晰可见。这是,我对投资的理解,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投资。
繁与简,之间的辩证关系,并非,一步跨越,实则是天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