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僧与投资

(2011-06-18 06:18: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札记

【注:唯识与中观,是两大佛学流派。唯识,类似于主观意识决定论;中观,注重“空”。玄奘西天取经,正值印度佛教唯识、中观两大派系之争,而唯识派成为玄奘最终选择的佛法。这种哲学争论,已经几千年。真正的佛法、道,是一体的,而不是分割的。迷魂阵,不易出。如此,而已。唐僧与投资

 

  佛法,自释迦牟尼创立后,历经数千年。从无到有,从量变到质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释迦牟尼,原始佛法精义,尽数蕴藏在《阿含经》。佛陀寂灭后,孔雀王朝阿育王,将佛教思想向世界传播。印度僧人,南至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西至中亚地区,广为传播佛法。由于有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佛法没有直接从印度、尼泊尔传播到中国,而是,途径中亚地区,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亚历山大大帝,在向东扩张过程中,将马其顿帝国文化传播至印度、中亚地区,最终,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在中亚地区产生了交融。

  中亚地区多数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宗教思想的传播方式,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因此,佛法,在这个地区就开始产生量变,形成新的经典。由于,希腊文化属于多神教,且雕塑艺术是其代表性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佛教开始在此阶段形成多佛、佛像雕塑的大发展。在此阶段,很多大乘佛教经典(《般若经》、《法华经》),开始在中亚地区形成。而印度随孔雀王朝破灭之后,婆罗门教开始复兴,佛教在发源地也开始产生质变。

  随丝绸之路日益繁荣,佛教开始从中亚地区传播进入中国。中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接触到原汁原味的佛法,而是,历经数百年演变,产生相当程度质变的佛教经典。唐代,玄奘大师,为了寻找原始佛法精义,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从东土大唐起身,赶赴印度,寻找佛法精要,寻道、证道。

  玄奘,最终抵达印度那烂陀寺,学习佛法。当时,佛教已经从最早的佛陀原始哲学思想,演变成宗教形态,从体道悟道证道,转变为形式上的宗教。玄奘大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返回东土大唐,带回来的佛法(维识体系)经典,也非最初的佛法。历尽千辛万苦,传播回国,并建立的法相宗,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日趋没落。

  佛法在中国,同中国文化相融合,发展出禅宗,历经千年而不衰。

  一部《西游记》,记录的也只是表象,实质是,唐僧取经的最初目标,失败了。 

  其实,佛陀只是说了些关于宇宙、自然、人世、人生的哲学观点,朴素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堪与其并驾齐驱的耶稣、老子,也都是这样。而后人,把他们神化、神话,并形成庞大的宗教体系。以至于,被政治所用,控制人心。如此,而已。  

  巴子(巴菲特的春秋时代称谓),其投资思想在广泛传播中,也存在明显的量变到质变。在现代商业社会、资本时代,投资理论的发展演变,在未来恐怕不亚于宗教思想的传播。我们离格子、巴子的时代,尚处于近代,数百、千年以后,人性与资本的本质不会改变,而投资思想的传播,确会五花八门。

  今日,人们可以到奥马哈朝圣,聆听巴子教诲,甚至,出重金同巴子撮上一顿,沾点仙气。数代后,人们只能从文字去理解巴子。巴子给股东的信,同《阿含经》、《论语》相同,都属于唠嗑式的语录。而后世,会依此衍生出一批批典籍。

  投资,是什么?

  人生观、价值观,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模糊的痕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