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老药铺的“仁”字经——同仁堂342年沉浮录

(2011-05-13 14:49:53)
标签:

杂谈

分类: 中医药

  随着电视连续剧《大宅门》、《大清药王》的热播,作为原型的北京同仁堂也进入了大众视野,一时间风光无限。有着342年漫长历史的同仁堂,如今已是一家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其产品以其严谨、精湛的制药工艺,良好的声名饮誉海内外。
  同仁堂总部坐落在北京崇文门,是一幢古典清幽的四合院,四合院经过修整,已丝毫看不到电视剧中的影子,唯一让人产生历史联想的,是那块黑漆牌匾上苍劲有力的“同仁堂”三个大字。日前,记者采访了同仁堂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陆建国,他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同仁堂三百多年的发展史和兴衰史。

  同仁堂初创定严规北京同仁堂创立于康熙八年(1669年),创始人乐显扬,别号尊育,原籍浙江宁波。其先世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在当时称为铃医,世代相传,称乐家老铺,乐显扬因医道精深,后来进了清皇宫,当上了太医院的吏目。康熙八年,乐显扬辞官回家,抱定了“济世养生唯医药”的宗旨,开始为百姓治病。刚开始,乐显扬只为病人诊脉、开药方,一段时间后,乐显扬感到应该有一个药室,既能开处方,又能拿药,这样会很方便病人,也能使自己的配药技术得到改进。同年秋天,乐显扬的药室成立,定名为“同仁堂”。1688年乐显扬逝世,第三子乐凤鸣接续父业,于1702年,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路南开设同仁堂药铺,同仁堂前边是店,后边是作坊,自制自卖。1706年,乐凤鸣将同仁堂所制362种成药分门汇集成书,名为《乐氏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该书序言提出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成为同仁堂的传世古训。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信誉。1723年,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皇宫御药房用药,自此而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乐家共有十三代传人经营同仁堂。盛名在外不忘善行同仁堂对药材的质量要求很严,早年间所有的药材都从河北安国县的药材市场上购买,后来也由北京的四大药行供货,药材商们总是把最好的药材卖给同仁堂。据《安国县志》记载,清代以及民初,同仁堂因其资历深久,驰名全国,每年药王庙会中麝香、牛黄、珍珠等珍贵药材价格均由同仁堂“开盘”定价,有“同仁堂不到药市不开价”的称谓,其他药商随价买卖,谓之“随盘”。对一些珍贵药材例如人参、麝香,同仁堂还派出专人去产地采购。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对百年老店同仁堂也不例外,由于名气大,外地的一些商人也将自家药店改名“同仁堂”,为此在咸丰、同治年间,官府特地下告示,声称对冒用同仁堂之名开办药店者一律治罪,也确实有药店因此事店主被游街示众三天的案例。在没有经济法的封建时代,官府为一家药店如此兴师动众,从侧面反映了同仁堂深厚的实力和良好的口碑。
  历史上,同仁堂在扩大经营的同时,广施善举:为进京赶考的举子免费赠送平安药;通过冬设粥厂施棉衣夏送暑药,施义棺、办义学等方式救济穷苦百姓……同仁堂的这些善举,是从药店经营的利润中提取的,据说能占到利润的三分之一。所行之事虽小,却如种子,使同仁堂良好医德扎根于百姓心中,渐自葳蕤。几经风雨老店焕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一把大火将同仁堂铺面的前庭烧毁,家具和珍贵的医书也被烧毁,一些侵略军官兵常到店中骚扰勒索,同仁堂损失很大,后来经乐印川妻子许氏的努力,同仁堂逐渐得到恢复。许氏病逝后,同仁堂由乐印川的四个儿子共管,同仁堂的职工也分为四派,后来经四人商量,决定各人在外边自立门户,可以用“乐家老铺”的招牌,但不能用“同仁堂”的字号。于是,乐家人开设的分号遍布全国,像乐仁堂、沛仁堂、济仁堂、达仁堂、宏济堂、颐龄堂,最后竟达40多家,自相竞争使同仁堂老店的经营状况越发艰难
  抗战胜利后,同仁堂又在金圆券急剧贬值的风波中惨遭溃败,库存的珍贵药材所剩无几,几乎无力支付职工工资,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才获得新生,药店翻修一新,生产规模扩大,成为北京最大的中药店,中成药远销到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享有很高声誉,1954年,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1997年,同仁堂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正是同仁堂企业改制的攻坚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2100余名职工在改制过程中面临着下岗的危险,当时同仁堂的董事会顶住各种压力决定:“绝不抛弃职工,绝不把下岗职工简单推向社会!”为此集团董事会在职代会上做出了“三项承诺”:“职工转岗不下岗,工资年年有增长,住房逐年有改善”。改革十余年来,通过转岗培训,同仁堂已成功安置职工2100余人。并且没有因企业原因辞退过一名职工。“1%=100%”的服务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同仁堂始终保持着“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在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同时,不断融入了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在质量管理上,同仁堂按照国家GAP标准建立了13个原料种植基地,着力解决了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高和药材变异等问题,将“生产车间”建到田间地头,将绿色标准建在中药的源头。在生产管理上,2004年,同仁堂投资6亿元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GMP标准新建和改造了两大现代化生产基地,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正是由于同仁堂从配方、选料、加工制作一直到仓储配送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高于国家标准进行,从而确保了同仁堂的药品质量,使这一特殊商品深得病患者的信赖。许多顾客,包括海外患者都专程来同仁堂购药。
  除了药放心,同仁堂的服务更是“贴心”,同仁堂有上千家零售药店,但服务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顾客满意最大化。他们提出“1%=100%”等新的服务理念,从强调服务的规范化入手,进而在创造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今天,同仁堂依旧秉承“仁本”之基,讲四个“善待”:“善待职工、善待社会、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同仁堂挺身而出,毅然拿出1000万元平定中药市场价格,累计向市民提供“非典”药和瓶装代煎液300万副,61家同仁堂店供应着全北京近一半的药量,满足了近100万人次的用药需求,自己却承担了近700万元的损失。“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引领古老的同仁堂,踏实走过平凡却又辉煌的每一步,真正走进漫天华彩的“春天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