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明:智者远行
引:“谦和、有远见,负责任,但在企业管理上却是地道的铁腕”。曾经和谢明共事多年的泸州纳溪区委书记陈冠松如此评价他。“
严谨、务实、风风火火、勇于创新、亲和简朴、有文化底蕴、大气。”另一位和他相识多年的朋友付欣则这样说。
第一部分:老窖的泸州
出租车往泸州的长江边行驶,淡淡的酒味从打开的车窗弥漫进鼻腔,收音机里正传来关于奥巴马的报道,一位专家分析道“虽然正式入主白宫后的施政纲领和具体措施可能与竞选期间的版本不尽相同,但从奥巴马及其重要辅佐者的言论、偏好和性格来看,奥巴马的大变革,有望争取美国“中产阶级黄金时代”的回归,有望拯救信心,而又不至于将大胆创新演化成“新的冒险”。
夜色中渡轮低沉的鸣笛让这座边远小城笼罩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染了一头黄发的年轻出租车司机刘强元说,看那个,我们泸州的招牌,如果没有泸州老窖,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泸州这个小城市吧。
夜色渐深,长江完全陷入一片黑暗中,立在江心中“国窖1573”的巨大霓虹灯招牌在一片黑暗中突兀而醒目地华丽着。
谢明,你知道吧,他最近被评为四川省十大财经风云人物,我和我哥哥都是投了票的,我们泸州有很多人都给他投了票。
刘强元的泸州本地方言有点难懂,但自豪感仍然听得出。
泸州近两年渐入人们视线是因为泸州老窖,这已成人们普遍的共识。泸州,一个与法国波尔多有着同样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城市,一位联合国粮农专家说“在地球同纬度上,只有沿长江两岸的泸州,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的蒸馏酒”。
年产白酒86300吨,其中国家名酒10805吨,酿酒历史达400多年。酿酒业是泸州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对于泸州的地方经济,泸州老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名酒中,泸州老窖是全国唯一以城市名注册的商标,因此泸州老窖发展的好与否,不但关系到泸酒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泸州市的声誉和发展。”泸州老窖的掌门人谢明这样认为。
1952年,泸州老窖被评为中国四大名酒,一直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代表。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特别指调泸州老窖大曲款待各国政府首脑和贵宾,使泸州老窖大曲声名远播。
然而,进入到90年代,泸州老窖忽然失去竞争力,无论是知名度、规模、业绩还是行业排名,均在业内大幅下滑。不仅如此,在股票市场上,作为行业龙头的老牌上市公司,股价却长期震荡徘徊,不受人青睐。
但近四年来,随着国窖1573品牌力的爆发,泸州老窖在各种市场上均受到消费者和投资者的竭力追捧,公司利润大幅增加,股价直线上扬,最高涨幅接近30倍。
2007年8月31日,市场上又传来老窖的资本运作大手笔——“入主华西证券”。当天老窖发布公告,宣布耗费6.05亿元,拍下华西证券1.8亿股权,成为华西证券第一大股东,也是第一家迈入证券行业的白酒公司。
对比之下,茅台的市值为415.6亿,五粮液的市值为370.7亿,水井坊和沱牌曲酒的市值分别是94.7亿和54.1亿。
就资本的角度而言,老窖早已将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成为酿酒行业第一股。而地方经济中,泸州老窖成为这泸州这座城市最大纳税大户。这一切,与谢明上任后一系列大手笔动作不无关系。
第二部分
2004年,谢明就任泸州老窖新一任董事长,率泸州老窖在白酒业第一个完成了股改,超高档的国窖1573畅销全国,业界人士惊呼,酒业王者归来!
谢明,四川泸州人,1955年10月出生,研究生高级经济师,曾任泸州市进出口公司进出口部经理、龙马潭区区委书记等职务,2004年6月担任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2004年上任前,谢明曾表示,目前白酒市场处于品牌致胜的时代,消费者将逐渐向品牌酒集中,少数企业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谁拥有了强势品牌,谁就获得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延伸的高附加值。
在此之前曾在泸州任政府官员的谢明见证泸州老窖近些年的起起伏伏,他认为,泸州老窖公司的品牌经营本身已具有很好的基础,首先是历史底蕴悠久,
430余年的历史传承是谢明底气十足,用浓厚的历史文化赋予品牌新的内涵,品牌建设重点围绕“百年老字号”的主题开展。
上任后,谢明开始潜心核心主品牌的打造和建设,支撑起泸州老窖回归之路的主要是两大品牌,即国窖1573和泸州老窖特曲。
国窖1573盛装出场,打开了泸州老窖又一个新纪元。
他毫不犹豫地对原有的多品牌进行清理,消减了部分品牌。
2007年老窖在资本市场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先是第一大股东泸州国有资产管理局在1月和2月的巨额抛售,也成为中国A股市场“大非(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10%,股改2年后才可以流通)”解禁以来的最大一笔成交单,不过这并不影响老窖第一大股东——泸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对其的绝对控股,政府仍然拥有老窖53.52%的股权。
2007年6月,老窖继续增持外省酒厂股权,向湖南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湖南武陵酒有限公司的股权,最终持股数增至2000万股,占其总股权数80%。
8月31日,老窖又发布公告称已成功拍下华西证券1.8亿股权,交易金额6.05亿,从最后一家竞购者成为最终的胜出者。
2006年的泸州老窖取得了700%的净利润增长,在白酒这样一个成熟的、且年产量增长不超过20%的行业是难以想像的,而目前泸州老窖这个传统的老企业就像安装了一部超大功率的发动机,以一种超过之前数年的速度在向前奔跑。
谢明称,未来老窖将以资本市场为依托,走传统产业和金融行业互补之路。只要中国传统文化不倒,中国传统文化走多远,中国白酒就能走多远。
谢明这个观点越来越被实践证明是“高瞻远瞩”。
第三部分: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上任几年,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是打造出一个出色的团队”。谢明在许多场合都公开这样强调。
中信证券在2007年的一份投资分析报告中称:“未来的二十年,当王国春、季克良等老一代白酒领军人物从前台退下之后,谁会成为新的领军者?我们只能从白酒行业年轻一代的领导者中,看看谁的可能性最大。在接触过的高层管理者中,我们认为,泸州老窖管理层极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人选之一。主要是源于三点,一是这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团队,二是这个团队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执行力。三是这个团队有成功的管理和营销经验,国窖1573是高端白酒市场上绝对经典的成功案例。”
谢明一直强调,上任几年,最让他有成就感的事情是打造出一个出色的团队,支撑两大品牌的基础,是公司核心的竞争优势。首先是公司资源禀赋和历史底蕴,这是先天性的优势,不可复制和再生。
其次是人才优势,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营销队伍是公司再度崛起的保障。
从2004年起,泸州老窖逐步进入到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
这个发展时期的到来,源于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这个管理团队特点鲜明,首先是年轻且稳定。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平均年龄不到43岁,而且大多来自于企业内部成长。公司董事长谢明先生具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对外协调能力极强,。
总经理张良在公司工作多年,国家级白酒技术专家,从技术到销售到管理,都有丰富的经验和优秀的能力。副总经理蔡秋全也同样在公司里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突出。副总经理沈才洪则是国家级白酒评委,在白酒行业技术领域具有突出地位。"从公司发展来看,这个团队所主导的战略思路、管理效率以及营销水平,是历年来公司最好的。
“管理和营销能力是判断消费品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因素,泸州老窖在白酒企业中最具现代化管理和营销理念(葡萄酒企业中是张裕),而变相的股权激励实施后更保证了管理团队的积极性。目前,在市场明显减速增长的背景下未来三年能持续高增长的品种弥足珍贵,泸州老窖可给予市场平均水平两倍甚至更高的估值。”
一位资深证券分析师这样分析道。
第四部分:对话谢明 最大的爱好是把企业做起来
《川商》:在过去20年里,名酒贫民化和多元化是一致的路线,泸州老窖也顺此潮流,但在您上任的2004年,泸州老窖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回归了白酒走向高端化的线路,当时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转型的?
谢明:那应该不是叫转型吧,老窖在历史的发展中反复和积累,是老窖过去的历史文化积累的结果,并不是说一个企业来一个领导人就自然而然的好了,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历史阶段的认识和历史阶段的反思,以及再现了历史沉淀的东西。
我觉得老窖的发展第一取决于泸州市委市政府提供的环境特别好,第二是老窖的这个团队特别好,做什么事都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人想到一块分工合作,尽心尽力的去做,第三,老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老窖的产品质量的保证和老窖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老窖的员工把它加以利用而已。
《川商》:就是说它有这种历史自然发展的环境,到2004年的时候他必然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谢明:对,包括这次被评为“十大财经风云人物”都是老窖企业发展的的一个过程。
《川商》:从一名政府官员转型为企业决策者,您是如何把握老窖的发展战略的?。在短短几年时间,老窖取得了令外界难以置信的高速增长,您认为决定因素在哪些方面?
谢明:作为1994年就在深交所上市的老牌公司,泸州老窖有许多引以自豪的地方,但是同国内名酒企业相比,企业的发展也走了不少弯路。为此,我在上任后的首次股东代表大会上,就提出了三个优先,首先为老窖董事会运作提供了一个明晰的发展战略和战略决策。这三个优先则是优先重视历史文化方位、优先重视品牌地位、优先重视行业排位。在我看来,企业文化打造、核心团队建设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
《川商》:收购华西证券对于老窖的战略规划起了怎样的作用?
谢明:泸州老窖是传统产业,现代经济核心是金融、证券,两者的大融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举个例子,老窖的高端客户,喝国窖1573的人肯定关注资本市场。老窖进入证券业,一个直接的变化就是解决了我们的高端客户既是股东又是消费者的关系。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体现。更深层次的是,可以把老窖的产业制度和经营制度结合起来,借用外脑,掌握现代金融知识,使得资本和产业相互促进、互相发展。这对老窖发展也是一个创新。
因为泸州老窖要融入全球经济发展的行列,所以传统的采购如何形成产品的品牌的竞争和资本的竞争,是让产品市场更好的活跃起来给消费者带来良好的口碑,所以,我们选择的是品牌和资本结合起来的竞争方式来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与发展
《川商》:泸州老窖是现在唯一的拥有“双国宝”企业,介绍一下“双国宝”?
谢明:泸州老窖是1996年国家颁布的文物保护窖池,这是我们核心的见证资源,因为这个窖池是独 性,排他性,有历史的传承性,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国宝。第二,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的酿酒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申报成功,是国家级的,是全国的首批,是白酒行业的首批,这就是说泸州老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泸州老窖的价值的唯一性,他与四川的都江堰是一样的,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的使用价值,有双重性。
《川商》:您喜欢喝酒吗?平常都喜欢喝什么酒?对中国的白酒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谢明:我喜欢喝的当然是1573了,我的车里一直备有我们泸州老窖的酒。首先是到老窖以后,对老窖的产品是深深的热爱,我从不排斥它。我为什么喜欢泸州老窖,我认为中国的传统白酒和中华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因为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离开了中国传统的餐饮饮食文化和中华文化,中国的白酒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能够传承,在于他的表现形式有诗词歌赋,而诗词歌赋的载体是酒文化,所以我通过我身边的人,跟大家共同探讨中华文化的同时传播了酒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品两瓶酒是自然而然的事。
《川商》:谢总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吗?
谢明:应该说是喜欢。
《川商》:和五粮液的王国春董事长有交流吗?
谢明:有啊,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川商》:那您和王国春在一起,喝五粮液还是1573?
谢明:(笑),当然喝五粮液了,这也是对王董的一种尊重嘛,五粮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川商》:这两年最让你欣慰的事情是什么?
谢明:企业的发展超出我们的想像超出我们的常规。而且也成功的实现了产业和资本的结合,
《川商》:老窖未来的走向是什么?
谢明:第一,1573牢牢站稳高端市场,通过量服从于将来占领高端的品质,通过1573,第一瓶酒把中华传统文化引向更深层次的消费理念,第二个方面,泸州老窖特曲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名酒,能把它打造成中国第一商务用酒,通过这种形式把价格和质量牢牢的站稳中国商务用酒的地位,然后通过泸州老窖的品牌提升把泸州老窖的系列产品带上更高层次的消费理念。通过品牌上的提升和产品资本的竞争,把泸州老窖的系列产品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川商》:在您上任以来,一直在致力于高端市场,您个人如何理解高端这个词?
谢明:高端市场战略,从比例上讲,不太好界定。高端包含哪些,包含什么。高端白酒我认为,不仅仅是价格高就是高端酒,这高端酒的定位是质量保障体系、文化能够体系企业的特点,在喝这个酒的时候能够享受到企业的文化。
《川商》:就目前的中国白酒业而言,如果您给泸州老窖打分,您会打一个什么样的分数?
谢明:对泸州老窖的打分应该是比较高的分,对于市场的表现也是比较高的分,对我的团队和我的管理的员工都是比较高的分,因为这种精神这种状态是泸州老窖持续发展的根基。
但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发展的角度讲,我个人认为,我们与五粮液和茅台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努力。
来源:《川商》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