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语录(二)
(2011-04-06 18:19: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大师的足迹 |
自1924年以来,我的每个夜晚都投入在证券交易中。
正向船王欧纳西斯所言,大家不应该跟在金钱后面跑,而是要面对金钱。这尤其适用于证券市场,大家不应该跟着上涨的股价指数跑,而是要面对下跌的股价指数。
在长达80年的证券交易中,我至少学到一点:投机是种艺术,而不是科学。
只要人类存在,就有投机和投机家,不仅见诸过去,也见诸未来。如果我总结投机的历史,那我必须说,赌徒应运而生,不管他赌过、赚过或赔过,赌徒永远不死。每次证券市场萧条,大家对股票和证交所都感到由衷的厌恶,但我坚信之后都会出现新的局面,过去的一切都会被遗忘,大家又都像飞蛾扑火般,再次走进证交所。即使他们不是主动上门,证券交易经济也会从中推波助澜,第一个当然是金钱这个诱饵。
长期来看,玩家迟早会在股价持平或者是下跌时破产,他是赌徒,没有任何思索分析,没有任何战略,举止就像玩度轮盘的人,从一张赌桌跑道另一张赌桌。在我近80年的证券交易经验中,从未认识过长期获利的证券玩家。
证券玩家的想法,和古代匈牙利因谋杀而受法庭审判的流浪汉的想法很像。
“仅仅为了两个金币就杀死一个人,你难道不感到耻辱吗?”法官问道,流浪汉深思熟虑后回答道:“可是,尊敬的法官大人,这里两个金币,那里两个金币,慢慢的就积少成多了。”
长期来看,证券玩家永远是输家,而投资者,不管他何时进入证券市场,从长远来看,都属于赢家,至少过去一直如此,因为股票从总体情况来看,崩盘之后,总会不断达到新高记录。
我该诚实建议每位读者加入投资者的行列。在从事证券交易的人当中,以平均水准来看,投资者的表现最好,因为即使是投机家,也只有少数是赢家。
投机家生活危机重重,不得不像鳄鱼一样,要习惯睁着眼睛睡觉。投机行径就像一段危险的航海旅行,航行在发财和破产之间。大家需要一艘适合远航的船和一位聪明的舵手。这艘船指的是什么?是资金和耐心及坚强的神经。至于谁是聪明的舵手?当然是经验丰富,能独立思考的人。
任何学校都教不出投机家,因为投机家的工具,除了经验外,还是经验。我不会用我80年的经验,去换取相当我体重的黄金,对于我来说,无论如何都不划算。在这80年里,我最宝贵的经验来自损失惨重的交易。所以我说,一名证券投机家,如果一生没有至少破产两次,就称不上投机家。
成功的投机家在100次交易中,获利51次,亏损49次,他就靠这差数为生。
只要有想象力,老的东西,甚至老古董,都有机会再翻身。
当我还是年轻人时,曾经学过开车,汽车教练跟我说:“你永远学不会开车!”“为什么?”我吃惊的问。“因为你总是盯着方向盘。你应该把头抬起来,看前方300公尺的地方。”从那以后,我坐在方向盘前,就变了一个人。在证券交易所里,大家也必须如此。
和其他投机物件相比,股票的优势在其长期上涨的趋势,当然这并不适用于每家公司,因为有些公司垮掉了。总体、长期来看,股票一直是向上走的,且结果比其他任何一种投资方式都好。投资者分出部分财产,购买大型且稳固的公司股票,就会得到最好的机会。如果事情没照预期发展,也只需耐心等待,直到行情重新看涨。
证券交易所,对某些人来说,意味着财富,对某些人来说,却意味着毁灭。
如前所述,我相信没在证券交易所中至少破产两次的人,就没资格冠上“投机家”的美名。在我无数次的冒险中,也碰过许多坏运,但和所有投机人士一样,创伤很快就愈合了,在还未彻底忘记意外事故时,又带着新计划,重新投入战斗。
维加在书中翔实描述了投机活动和证券交易所至今依然不变的机械性。和当时一样,今天导致行情涨跌的,还是幻想、郁闷、乐观、悲观、惊喜或信念,希望和害怕,期待和失望,钱或债务。从这一点来看,即使电脑和网络也未改变任何东西,投机的背后总是躲着一位优缺点兼备的人。
有一个男子带着狗在街上散步,就像所有的狗一样,这狗先跑到前面,再回到主人身边。接着,又跑到前面,看到自己跑的太远,又再折回来。整个过程里,够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他两同时抵达终点,男子悠闲的走了一公里,而狗跑老跑去,走了4公里。男子就是经济,狗则是证券市场。1930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就像这个例子,经济持续成长,其中也有一两次的停滞,而证券市场却涨涨跌跌有上百次之多。我认为,长远来看,经济和证券市场发展的方向相同,但在过程中,却有可能选择完全相反的方向。
这里一切取决于一件事,就是看傻瓜比股票多,还是股票比傻瓜多。
每天,证券评论员都费尽心思解释当天指数的变化,然而影响指数上扬或下跌的因素却难以胜数。对投机人士来说,这些评论完全多余,而且毫无用处。专家引用报章评论,寻找合乎逻辑的因素,但证券市场有自己的逻辑,和普通消费者的逻辑没有什么关系。
证券市场就像漂亮女人或天气一样任性,擅长利用各种光怪陆离的魔术吸引猎物,大家对其不抱希望时,证券市场也一样冷淡对待。我建议大家应该冷静,不要在意证券市场喜怒无常的脾气,尤其不要为此寻找合乎逻辑的解释。
这里的一切都取决于一件事,就看这里的傻瓜比股票多,还是股票比傻瓜多。这条座右铭也成为了我的信条,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行情趋势要看卖方卖股票的情况,是否比买方买股票急迫。如果股票持有者迫于心理或物质上的压力,被迫出售股票,而资金所有者虽然想买,却无购买压力,行情就会下跌。反之,如果资金所有者迫切寻找股票,而股票持有者并没有物质或心理上的压力,要出售股票,行情就会上涨。我一直记住这条准则,一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我全部的证券交易理论都以此为基础。这个事实每位证券交易人士都须铭记在心,否则就不会明白,为什么有时指数会出现完全不合逻辑的波动。分析发展趋势时,应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要能看出未来的供需情况。
我相信,基本上经济还是会继续增长,因为经济成长的动力是大家对高标准生活的渴望。当富翁变懒,而且厌倦时,还会有其他想提高生活水准、努力促进经济继续成长的人。这就是世界的进程。但有时也有束缚渴望、阻止渴望的障碍。
货币之于证券市场,就像氧气之于呼吸,汽油之于引擎。
证券市场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缓慢上涨。但我们知道,狗是来回奔跑的,证券市场在长期的经济成长过程中会多次反复大涨大跌。大涨之后,证券市场虽然很少跌回上涨前的水准,但在这段时间,行情将来回波动的非常厉害,主要受中期性因素影响。一是货币。货币对证券市场而言,就像氧气之于呼吸,或汽油之于引擎一样重要。没有货币,即使未来形势大好,世界充满和平,经济一片繁荣,行情也不会上涨。如果没有剩余的钱,就没有人买股票。我们可以说,货币是证券市场的灵丹妙药。但是单靠货币,股票市场就不会起变化,还要加上另一个心理因素。如果大众的心理是负的,既没有人想买股票,市场也不会涨。只有在货币和心理都呈正面时,股票指数才会上扬。两个因素都是负面时,指数就会下跌。
如果一个因素呈正面,另一个因素呈负面,发展趋势就会转平,也就是说,证券市场的行情平淡无趣,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我的公式由此得出,同时也成为我的信念:货币+心理=发展趋势。
结论是,如果大小投资者愿意,且有能力买股票,指数就会上涨。他们愿意购买股票,是因为他们对金融形势和经济发展持乐观看法:他们购买股票,是因为口袋里有足够的资金。这就是行情上涨的全部秘密,即使是经济呈现不利的态势,都适用。反过来,当一般大众非常悲观,负面评价未来,而且缺少现金,一方面因为大众可以将钱投资到其他地方,例如房地产、储蓄或债券,赚取更高的利率,一方面也因为贷款取得更加困难。如果缺少想象力和货币,指数就会跌到谷底。
我认为对中期证券市场,货币比想象力更具决定性作用。如果货币因素是正面的,那么到了一定时候,心理因素也会变成正面的。
如果有很多剩余资金留在金融机构内流通,据我的经验,这些流动资金的一部分最晚在9到12个月之后,便会进入证券交易市场,虽然此时大多数的投资者对股票仍持负面态度。在此阶段,第一批的买进交易遇到的是完全净空的市场,这时指数开始上涨。上涨的指数使大众对股票产生兴趣,于是继续出现买进交易,吸引新的买主,如此循环不已。
如果货币因素是负面的,大众的心理状态在9到12个月之后也会转成负面状态,即使经济第一线的消息仍然相当正面,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行情还是无法上涨。如果大家期待的指数没有上扬,第一批人就会失望地退出股票市场。第一批卖出交易把指数压低,引发进一步的股票出售,如此循环下去。对于中期的证券市场发展,货币至关重要。因此,投机人士必须密切注意影响货币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