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股份估值分析
2011年2月
1)
同仁堂股份公司的品牌价值无用质疑,是当前国内传统中医药的名牌,其零售和服务平台也是能够让一般老百姓消费者切实体会到的。尤其在北京和北方地区,同仁堂药店,医药都深入人心。最近几年,同仁堂药店的形象更是在北京有明显的提高。
2)
从2007年到2010年,其销售毛利润率不断提高,
2007年 39%, 2008年 40%, 2009年 42%, 2010年 45% ( 预测)
3)
从2007年到2010年,其营业利润率一直不断的提高和改善。从11%左右发展到现在的接近15%。在这些基础上,同仁堂的净资产回报率也在逐步逐步的提高,从2006年的6%提高到2009年的9.4%,估计2010年有希望突破10%左右。
4)
从2006年到2010年,其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一直超过其净利润。整体趋势保持一致。平均每个季度现金流量净额在一个亿左右。净利润在0.8亿(包括了少数股东利益)。而这个时期其资本开支则比较稳定的在每年度平均4000万左右。从以上分析,我们估算出其自由现金流量占到其销售收入的比重大概在15%作用。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现金制造机器。
2006年 12.23% 2007年 2.86% 2008年 13.01% 2009年 17.53% 2010 年 15%
(预测)
5)
最近2年,同仁堂的负债不高,其净资产在总资产的比例都在案75%以上。而在其资产中,35%左右是现金。35%左右是存货。考虑到中药材有一定的保值,我觉得其流动资产的价值是非常高的。公司也基本没有债务。
6)
美中不足的是从财务分析中,我们很快发现其收入的年复合增长(过去三年)大概只有10.5%左右,基本上和GDP基本一致,反映出其发展落后整个医药行业的现状。其营业利润的复合增长(过去三年)大概在16.5%左右。主要反映出其毛利润率的提高和管理上的一些改善。其净利润的复合增长在22%左右(过去三年)。但是归根到底,我觉得收入的增长是最重要的。提高收入的增长才是硬道理。而其过去三年的净资产复合增长幅度大概只有8.5%
其净资产增长幅度相对比较缓慢。
7)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其存货周转率很低,平均存货周转周期需要300-400天,基本上长期维持在存货基本和销售成本一致的水平上。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医药行业的共性。应收帐款的回款速度很快,平均也就在60天左右。而且基本稳定没有大的增长,反映了其非常稳健的经营风格,也佐证了其现金流的稳定。
8)
同仁堂的发展,无论从那一个角度看,都能够体会到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第一,品牌,第二,产品质量。但是在渠道管理,集团和股份公司的关系上明显缺乏策略和执行力。估计这些问题逐步逐步解决之后,其表现会非常好。总体来看,其资产质量,赢利能力都在逐步逐步提高。
9)
从估值的角度,我们分别从PB, PE, PS三个角度来看看历史,
如果我们看过去17个季度的动态PB(基本按照不复权的价格),则最高PE在6.2倍,最低在2.2倍左右.
而我们看PS的情况也类似(看下图).
如果我们看PE,假设我们从2007年年底开始观察,看其Rolling 4Q的PE,则其高点在65PE,
低点在大概23PE左右。
10) 我们再来看看同仁堂的分红情况,
过去四年(6/7/8/9)基本分红都在当年归属股东的净利润的40%左右。估计2010年也会是这样的情况。如果按照多类国内证券公司的估算,3.4个亿的净利润,则分红大概在1.36亿。则每股有机会分到0.26元,对应现在30元股票价格,其股息率<1%.
足可以见现在的股票价格是多么没有吸引力了。
11)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如果给予其15倍-20倍PE估值,其一年净利润大概在3-4亿左右,公司大概价值80亿左右。除非基本面有一些重大的突破和变革。(目前香港的同仁堂科技,市场价值大概在20亿,约折合RMB17亿左右,同仁堂股份拥有51%的同仁堂科技,这部分股票大概价值8-9个亿。)
12)
2008年11月底其股票价格在10-11元左右的时候,其市场价值大概在60个亿左右。